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赔了夫人又折兵

赔了夫人又折兵

元.无名氏《隔江斗智》二折:“周瑜周瑜,休夸妙计高天下,只教你赔了夫人又折兵。”

三国故事:东吴孙权要向蜀汉刘备索回荆州,听从周瑜之计,将妹妹孙尚香谎说许配刘备,借以把刘备骗到东吴作为人质,以便索回荆州。刘备按照诸葛亮的对策,到东吴成亲后携夫人逃走。周瑜带兵追赶,被诸葛亮的伏兵打败。后因以“赔了夫人又折兵”比喻想占便宜,反而遭受双重损失。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又害那赵孝打了屈棒,免不得与金朝奉共出些遮羞钱与他。尚自喃喃呐呐怨恨。这叫做‘赔了夫人又折兵。’”


其他 三国时东吴都督周瑜定计假意将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准备乘机把刘备骗到东吴扣作人质,以便讨还荆州。刘备按诸葛亮的对策行事,到东吴成婚后同夫人逃出东吴。周瑜带兵追赶,被诸葛亮的伏兵打败。后人以“赔了夫人又折兵”比喻想占便宜不成,反而遭受双重损失。元·无名氏《隔江斗智》2折:“休夸妙计高天下,只教你~!”姚雪垠《李自成》:“闯王想的倒美,可是种籽在哪里……老天爷不帮忙,继续旱下去,那才是~。”△贬义。多用于表现双重损失方面。→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一箭双雕


赔了夫人又折兵”比喻想占便宜却反遭双重损失之意。

“折”,损失。损兵折将,损、折对举,折犹损。谓亏损兵员。

三国时,刘备借荆州 “久假不归”,周瑜想夺回来,便设下一计: 假称将孙权的妹妹许配给刘备,乘其到东吴招亲时将其扣下,以换回荆州。结果,刘备到东吴成亲后,设计逃出了东吴,尽管周瑜沿途调兵遣将阻截,仍然无济于事,刘备还是带着新夫人回到了住地。当时,蜀国的士兵们知道此事后,讥笑道: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此后,“赔了夫人又折兵”一语便流传下来。事见 《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第五十五回。


【词语赔了夫人又折兵】  成语:赔了夫人又折兵汉语词典:赔了夫人又折兵

猜你喜欢

  • 齿马之惧

    同“齿马之嫌”。明 沈榜《宛署杂记.志遗八》:“上干宫禁,则有齿马之惧,吾不敢记也。”【词语齿马之惧】   汉语大词典:齿马之惧

  • 焦头

    同“焦头烂额”。金元好问《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即事五首》之三:“焦头无客知移突,曳足何人与共船?”【词语焦头】   汉语大词典:焦头

  • 杜瘦

    同“杜甫山”。清程先贞《乙未元旦》诗:“饭颗相逢怜杜瘦,糠稃自食逊陈肥。”

  • 勿谓秦无人

    别说秦国没有人。 常用以驳斥对方对己方缺乏人才的藐视。语出《左传.文公十三年》:“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资治通鉴.梁纪.武帝普通二年》:“(杨)侃报移曰:‘彼之纂兵,想别有意,何为妄构白捺

  • 旌阳拔宅

    源见“拔宅上升”。指许真君得道成仙。许曾任蜀地旌阳令。明屠隆《綵毫记.归隐林泉》:“明日金陵寻道友,旌阳拔宅古今传。”

  • 反哺

    源见“乌哺”。借喻子女孝养父母。晋成公绥《乌赋》:“雏既壮而能飞兮,乃衔食而反哺。”宋梅尧臣《思归赋》:“嗷嗷臣乌,其子反哺。”【词语反哺】   汉语大词典:反哺

  •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参见: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见“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词语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成语: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汉语大词典: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 郑公乡

    《后汉书.郑玄传》:“国相孔融深敬于玄,屣履造门。告高密县为玄特立一乡,曰:‘昔齐置“士乡”,越有“君子军”,皆异贤之意也。郑君好学,实怀明德……今郑君乡宜曰“郑公乡”……可广开门衢,令容高车,号为“

  • 王质薪

    源见“柯烂忘归”。薪柴的美称。谓其从仙山采得。清毛奇龄《金匮仙人歌赠陈子太士》:“煮药惟烧王质薪,浣肌不用苏耽井。”

  • 艾怨

    《孟子.万章上》:“太甲颠覆汤之典刑,伊尹放之于桐。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后因用“艾怨”泛指悔恨、埋怨。张洁《沉重的翅膀》十二:“〔万群〕生硬和冰冷后面,是方文煊几乎可以触摸到的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