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轻财好施

轻财好施

好:喜好、乐于。施:施舍。不看重财产,乐于施舍帮助别人。朱据(190-246年),字子范,吴郡吴(今江苏苏州市)人。三国名将,有武力而又善辩,吴主孙权以为其才兼文武,可以继承吕蒙之职,封为建议校尉,领兵屯湖孰。后迁骠骑将军。赤乌九年,被孙弘陷害。朱据为人慷慨豪侠,黄龙元年(229年),孙权迁都建邺(今江苏南京市),征为驸马,拜左将军,谦恭而又虚心接纳贤士,不看重钱财,广为施舍,虽然俸禄、赏赐很丰厚,但却常常不够用。

【出典】:

三国志·吴书》《朱据传》卷57第1340页:“(据)谦虚接士,轻财好施,禄赐虽丰而常不足用。”

【例句】:

唐·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此则是白之轻财好施也。” 明·李贽《焚书·杂述·寒灯小话》:“且常志等平日亦自谓能轻财好施,当过守僧十倍也。”


并列 轻视钱财,乐于施舍。《三国志·吴书·朱据传》:“谦虚接士,~,禄赐虽丰而常不足用。”△褒义。常用来形容富有而具侠义心肠的人。


【词语轻财好施】  成语:轻财好施汉语词典:轻财好施

猜你喜欢

  • 不偏不倚

    《礼记.中庸》宋朱熹题解:“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原谓中庸之道适得其中而无偏颇之弊,后常用于指不偏袒任何一方。鲁迅《华盖集续编.送灶日漫笔》:“在现今的世上,要有不偏不倚的公论,本来是一种梦

  • 车笠盟

    《初学记》卷十八引晋.周处《风土记》:“越俗性率朴,初与人交有礼,封土坛,祭以犬鸡,祝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步行,卿乘马,后日相逢卿当下。’”乘车,乘马;戴笠,步行;一富贵,一贫贱,

  • 债台

    债台:欠债者无力还债,为躲债躲在高台上,称为债台。《汉书》载:东周末年,周王室逐渐衰微。周赧王(?-前256年,战国时周王名延,公元前314-前256年在位)名义上虽是天子,但被诸侯侵削土地,为征讨秦

  • 斐豹请焚丹书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初,斐豹,隶也,著于丹书。栾氏之力臣曰督戎,国人懼之,斐豹谓宣子曰:‘苟焚丹书,我杀督戎。’宣子喜曰:‘而杀之,所不请於君焚丹书者,有如日。’乃出豹而闭之,督戎从之,踰隐而待

  • 白头苏武

    源见“苏武节”。比喻历尽风霜。唐温庭筠《达摩支曲》:“红泪文君 洛水春,白头苏武天山雪。”

  • 巢树禽思越

    同“越鸟南栖”。前蜀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巢树禽思越,嘶风马恋羌。”

  • 为裘为箕

    源见“克绍箕裘”。比喻子弟能继承父兄的事业。明李东阳《董公墓志铭》:“亦有良嗣,为裘为箕,公无憾哉!”并列 比喻子弟继承家业。语本《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明·李东阳

  • 人谁无过

    人又有谁没有过失? 表示任何人都免不了有过错。语出《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宋.苏轼《上皇帝书》:“且大时不齐,人谁无过?国君含垢,至察无徒。”【词语人谁无过】  成语:

  • 希声

    《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王弼注:“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后以“希声”指清静无为之道。清钮琇《觚賸.景龙观钟铭》:“虽大道无为,济物归于善贷;而妙门有教,灭咎在于希声。”

  • 丐沐

    《史记.外戚世家》:“姊去我西时,与我决于传舍中,丐沐沐我,请食饭我,乃去。”司马贞索隐:“丐者,乞也;沐,米潘也。谓乞潘为弟沐。”一说,乞沐具为弟洗沐。见《汉书.孝文窦皇后传》颜师古注。后用为抚爱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