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辟寒金

辟寒金

旧题晋.王嘉《拾遗记》卷七:“昆明国贡嗽金鸟,形如雀而色黄,羽毛柔密,常吐金屑如粟,铸之可以为器。此鸟畏霜雪,乃起小屋处之,名曰辟寒台。宫人争以鸟吐之金,用饰钗珮,谓之辟寒金。故宫人相嘲曰:‘不服辟寒金,那得帝王心。’”此事又见梁.任昉《述异记》卷下载。

传说三国时,魏明帝即位的第二年,昆明国献嗽金鸟,此鸟所吐金屑即为“辟寒金”。此鸟畏寒,故帝起温室令鸟栖息,名辟寒台,辟寒金即以此得名。此系传说故事,而实无其物。后用为奇闻轶事的典故。

宋.李清照《浣溪沙》词“莫许杯深琥珀浓”阙:“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


【典源】 晋·王嘉《拾遗记》卷七:“明帝即位二年,起灵禽之园,远方国所献异鸟殊兽,皆畜此园也。昆明国贡��金鸟。 国人云:‘其地去燃洲九千里,出此鸟,形如雀而色黄,羽毛柔密,常翱翔海上,罗者得之,以为至祥。闻大魏之德,被于荒远,故越山航海,来献大国。’帝得此鸟,畜于灵禽之园,饴以真珠,饮以龟脑。鸟常吐金屑如粟,铸之可以为器。昔汉武帝时,有人献神雀,盖此类也。此鸟畏霜雪,乃起小屋处之,名曰‘辟寒台’,皆用水精为户牖,使内外通光。宫人争以鸟吐之金用饰钗珮,谓之‘辟寒金’。故宫人相嘲曰:‘不服辟寒金,那得帝王心!’”南朝梁·任昉《述异记》亦载,文略。

【今译】传说三国时,魏明帝曾建灵禽之园,以饲养各国进献的珍禽异兽。昆明国贡来��金鸟,形状如雀, 黄色,常在海上翱翔。明帝得到后,喂它吃珍珠,饮龟脑,此鸟常吐出像粟的金粒,可以用来铸成器物。冬季,嗽金鸟畏寒,明帝又为它精心筑起小屋,名叫“辟寒台”,宫人争相用鸟吐之金做成饰物佩戴,称之为“辟寒金”。互相调笑说:“不佩辟寒金,怎得帝欢心?”

【释义】 后以此典咏珠宝金饰; 或指宫人得宠。

【典形】 辟寒金、辟寒之宝、寒极金难辟、碎金收辟寒。

【示例】

〔辟寒金〕 宋·钱惟演《此夕》:“春瘦已宽连理带,夜长谁有辟寒金。”

〔辟寒之宝〕 唐 · 韦庄 《又玄集序》:“沙之汰之,始辨辟寒之宝; 载雕载琢,方成瑚琏之珍。”

〔寒极金难辟〕 宋·李维《霜月》:“寒极金难辟,忧多酒漫销。”

〔碎金收辟寒〕 宋·苏轼《次韵子由所居》之一:“堂后种秋菊,碎金收辟寒。”


【词语辟寒金】   汉语词典:辟寒金

猜你喜欢

  • 画麒麟阁

    同“画麒麟”。唐司空图《携仙箓九首》之四:“听君总画麒麟阁,还我闲眠舴艋舟。”

  • 尺书双鲤

    同“尺鲤”。清 丘逢甲《啸桐北上归卧病沪渎屡书来索诗以纪当时之事今春复申前约距亡日仅浃旬耳》诗之二:“斗酒只鸡追夙约,尺书双鲤剩春痕。”

  • 杯中物

    晋.陶潜《陶渊明集》卷三《责子》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东晋.陶渊明在《责子》诗中有“且进杯中物”之句,抒泄借酒消愁之伤情。后人常用此典表述寄情于酒的心情。唐.杜甫《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其一:

  • 不才

    没有才能,不成材。《左传》成公三年:“王送知䓨,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臣实不才,又谁敢怨?’”《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

  • 师旷清耳

    《吕氏春秋.长见》:“晋平公铸为大钟,使工听之,皆以为调矣。师旷曰不调,请更铸之。平公曰:‘工皆以为调矣。’师旷曰:‘后世有知音者,将知钟之不调矣。臣窃为君耻之!’”师旷,字子野,史书无传,春秋晋国著

  • 紫宫雌雄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一百十四《载记.苻坚下》:“初,坚之灭燕,冲姊为清河公主,年十四,有殊色,坚纳之,宠冠后庭。冲年十二,亦有龙阳之姿,坚又幸之,姊弟专宠,宫人莫进。长安歌之曰:‘一雌复一雄,双飞入紫

  • 蒲柳

    源见“蒲柳姿”。比喻孱弱的体质。唐李白《长歌行》:“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亦喻人社会地位卑下。《红楼梦》五回:“觑看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词语蒲柳】   汉语大词典:蒲柳

  • 食少事繁

    食量减少而任事繁多。谓工作辛劳,身体不能长久支持。《三国演义》一○三回:“懿顾谓诸将曰:‘孔明食少事繁,其能久乎?’”清.金圣叹《〈西厢记〉序》:“既而又因感激三顾,许人驱驰,食少事繁,至死方已。”鲁

  • 万里风

    源见“乘风破浪”。喻壮志鹏程。明陈子龙《杂诗》之十四:“亮无万里风,聊从三径约。”

  • 无愧碑铭

    《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年四十二,卒于家,四方之士千余人,皆来会葬。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蔡邕为其文,既而谓涿郡卢植曰:‘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慙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碑铭是盖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