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辽东白豕

辽东白豕

同“辽东豕”。唐李白《赠范金乡》诗之一:“辽东惭白豕,楚客羞山鸡。”清李渔闲情偶寄.居室》:“而偶至一处,见其已设者,先得我心之同然,因自笑为辽东白豕。”


偏正 辽东的白猪。《后汉书·朱浮传》:“伯通(彭宠)自伐,以为功高天下。往时辽东有豕,生了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若以子之功,论于朝廷,则为辽东豕也。”比喻少见多怪。孙中山《心理建设〈孙文学说〉》3章:“至于严又陵氏所翻之名学,则更为~也。”△贬义。用于形容怪异而少见之事物。→少见多怪 ↔司空见惯 见惯不惊。 也作“辽东豕”。


【典源】《东观汉记·朱浮》:“朱浮与彭宠书,责之曰:‘伯通自伐,以为功高天下。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若以子之功,论于朝廷,则为辽东豕也。’”《后汉书·朱浮传》亦载。

【今译】 汉代朱浮给彭宠 (字伯通)写信,责备他说:“你骄矜自大,以为功高天下。从前辽东地方有个人家的母猪产下一头白脑袋的小猪,认为是奇异之物,就上京去献给朝廷,走到河东地方,看到那里的猪都是白的,只好羞愧而返。如果把你的功劳拿到朝廷上议论,就如同这辽东的猪一样啊。”

【释义】 后以此典指人矜功自傲、妄自尊大; 也形容少见多怪。

【典形】 白豕、白头豕、辽东豕、辽豕、豕夸头白。

【示例】

〔白豕〕 唐·李白《赠范金乡》:“辽东惭白豕,楚客羞山鸡。”

〔白头豕〕 清·钱谦益《戊辰七月应召赴阙》之三:“赤汗马应空冀北,白头豕自愧辽东。”

〔辽东豕〕 宋·江端友《朱酥行》:“持归空惭辽东豕,努力明年趁头市。”

〔辽豕〕 唐·骆宾王《上兖州刺史启》:“抱山鸡而自恧,顾辽豕以多惭。”

〔豕夸头白〕 清·陆淹《秋怀》:“鱼悔尾赪思溟北,豕夸头白笑辽东。”


【词语辽东白豕】  成语:辽东白豕汉语词典:辽东白豕

猜你喜欢

  • 杀鸡焉用牛刀

    《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意谓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子。比喻小事情不必用大的力量。亦指不要大材小用。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回:“卓大喜曰:‘吾有奉先

  • 倡荡之姬

    《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后因以“倡荡之姬”借称从良的妓女。唐白行简《李娃传》:“倡荡之姬,节行如是,虽古先烈女,不能逾也。”

  • 花贼

    偷花贼,指蝴蝶。宋代陶穀《清异录》:“温庭筠尝得一句云:‘蜜官金翼使’,遍干知识,无人可属。久之,自联其下曰:‘花贼玉腰奴。’予以为道尽蜂蝶。”【词语花贼】   汉语大词典:花贼

  • 丰屋之戒

    源见“丰屋蔀家”。谓高大其屋,将有覆家之祸,应引以为戒。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七》:“起第宅,采椽粗朴,足避风雨。常称丰屋之戒,若不修德,虽有崇台广厦,犹传舍也。”【词语丰屋之戒】  成语:丰屋之戒

  • 棠政

    同“棠树政”。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二》:“明年,甘露复降殿前树。从事冯巡、主簿华操等相与褒树,表勒棠政。”【词语棠政】   汉语大词典:棠政

  • 老龟搘床

    参见“龟支床足”。

  • 排虚翮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六之二十七:“晋平公游于西河而乐,曰:‘安得贤士与之乐此也?’船人盍胥跪而对曰:‘主君亦不好士耳!夫珠出于江海,玉出于昆山,无足而至者,犹主君之好也。士有足而不至者,盖主君无好士

  • 温犀

    源见“犀照牛渚”。比喻洞察一切的才识。唐黄滔《谢试官表》:“而某丘锦小才,路蒲末学,既非祢鹗,大惧温犀。”【词语温犀】   汉语大词典:温犀

  • 周处长桥役

    源见“周处杀三蛟”。又《初学记》卷七引晋祖台之《志怪》:“义兴郡溪渚长桥下,有苍蛟吞啖人,周处执剑桥侧伺,久之,遇出。于是悬自桥上,投下蛟背,而刺蛟数创,流血满溪,自郡渚至太湖 句浦乃死。”后因以“周

  • 浮休

    《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成玄英疏:“夫圣人动静无心,死生一贯,故其生也,如浮沤之暂起,变化俄然;其死也,若疲劳休息,曾无系恋也。”后以“浮休”谓达观生死,听其自然,淡泊处世。唐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