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送故迎新

送故迎新

原指某地送走旧官,又迎来新官。王嘉字公仲,平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汉哀帝时任御史大夫,后为丞相。王嘉为人刚直严毅,威望很高,哀帝很敬重他。汉哀帝初即位,想要匡正成帝时政治上的弊病,在政治措施上变动很多。王嘉上疏劝谏说:孝文帝时,二千石俸禄以上的官员都能安居官位,保持政局的稳定。后来政事变化太多,公卿以下官员频繁变动更迭,朝廷由司隶和刺史监督举劾各级官吏的大小错误,使不少官员数月间就撤换一次,刚送走旧官,又迎接新官。去职的旧官和赴任的新官在路上常会遇上,交错而行。使官吏们拘谨求安,惟恐遭贬获罪,只图苟全,营私的人更加普遍。后以“送故迎新”为典,言人与事的迎送更迭,又作“送旧迎新”。

【出典】:

汉书》卷86《王嘉传》3488、3490页:“王嘉字公仲,平陵人也。”“征入为大鸿胪,徙京兆尹,迁御史大夫。建平三年(前4年)代平当为丞相,封新甫侯,加食邑千一百户。嘉为人刚直严毅有威重,上甚敬之。哀帝初立,欲匡成帝之政,多所变动,嘉上疏曰:‘……孝文时,吏居官者或长子孙,以官为氏,仓氏、库氏则仓库吏之后也。其二千石长吏亦安官乐职,然后上下相望,莫在苟且之意。其后稍稍变易,公卿以下传相促急,又数改更政事,司隶、部刺史察过悉劾,发扬阴私,吏或居官数月而退,送故迎新,交错道路。中材苟容求全,下材怀危内顾,壹切营私者多。”

【例句】:

宋·徐铉《除夜》:“寒灯耿耿漏迟迟,送故迎新了不期。”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17:“黄尘四起,骑牛真人,金堂玉室,送故迎新。”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香山居士》:“余观宋景文公《守岁诗》云:‘迎新送故只如此,且尽灯前婪尾杯。’” 宋·杨万里《宿城外张氏庄早起入城》:“送旧迎新也辛苦,一番辛苦两年间。” 宋·普济《五灯会元·石霜宗鉴禅师》:“上堂曰:‘送旧年,迎新岁,动用不离光影内。’”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3:“若要我倚门献笑,送旧迎新,宁甘一死,决不情愿。”


并列 送走旧的,迎来新的。①指送旧官,迎新官。《汉书·王嘉传》:“吏或居官数月而退,~,交错道路。”②指送旧岁,迎新岁。宋·徐铉《除夜》:“寒灯耿耿漏迟迟,~了不欺。”③指妓女生涯。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中:“朝为秦雨,暮为楚云,~,此章台之恒事也。”△常用于描述新旧替代之人事。”→吐故纳新 寒来暑往 ↔一去不返。也作“送旧迎新”、“迎新送故”、“迎新送旧”。


【词语送故迎新】  成语:送故迎新汉语词典:送故迎新

猜你喜欢

  • 民不见德,唯戮是闻

    唯戮是闻:意即唯闻杀戮。 百姓看不到德政,所听到的只是刑杀。 旧时形容为政专任威刑。语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民不见德,而唯戮是闻。”汉.应劭《风俗通义.十反》:“(韦)著欢以承命,驾言宵征,

  • 青乌

    《艺文类聚》卷十一引晋葛洪《抱朴子.极言》:“〔黄帝〕相地理则书青乌之说。”《后汉书.王景传》:“乃参纪众家数术文书,冢宅禁忌,堪舆日相之属。”唐李贤注:“葬送造宅之法,若黄帝、青乌之书也。”青乌,古

  • 冠三山

    源见“龙伯钓鳌”。比喻担负重任。元郝经《原古上元学士》诗:“昂首冠三山,俯瞰旭日晟。陆海辟文源,生民共涵泳。”

  • 冥行擿埴

    汉扬雄《法言.修身》:“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李轨注:“埴,土也。盲人以杖擿地而求道,虽用白日,无异夜行,夜行之义,面墙之喻也。”后以“冥行擿埴”比喻暗中摸索。康有为《大同书》甲部五章:“若愚者乎,

  • 十大功劳

    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高祖……见信(指韩信)死,且喜且怜之,问:‘信死亦何言?’吕后曰:‘信言恨不用蒯通计’。……乃诏齐捕蒯通。”元.无名氏杂剧《随何赚风魔蒯通》第四折:“一不合明修栈道,

  • 浦珠

    同“合浦珠”。前蜀贯休《寄景地判官》诗:“浦珠为履重,园柳助诗玄。”

  • 铅椠

    源见“怀铅提椠”。铅,铅粉笔;椠,木板片,皆为古人书写工具。借指写作、校勘。唐韩愈《送无本师归范阳》诗:“老懒无斗心,久不事铅椠。”明徐复祚《红梨记.路叙》:“汉将日征兵,有谁人问及铅椠经生。”亦引申

  • 肉中刺,眼中钉

    见“眼中疔,肉中刺”。柳建伟《苍茫冬日·天凉好个秋》:“赌场老板早把他视作~。于是,许多人一起捉他的袁大头。”【词语肉中刺,眼中钉】  成语:肉中刺,眼中钉汉语大词典:肉中刺,眼中钉

  • 羹肉

    鹌鹑劝宋代蔡京勿食鹑肉的故事。相传蔡京喜食鹑肉。一夕梦数千鹑诉于前,其一前致词曰:“食君廪中粟,作君羹中肉。一羹数百命,下筯犹未足。羹肉何足论,死生犹转毂。劝君宜勿食,祸福相倚伏。”事见宋代方回《虚谷

  • 汉帝金掌

    参见“仙人承露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