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逾淮之橘

逾淮之橘

源见“橘化为枳”。借指改变了环境而变质的事物。叶圣陶《穷愁》:“无如工厂之制,昌于西土,殆如逾淮之橘,迁地弗良。”


偏正 比喻易地而变质的事物。叶圣陶《穷愁》:“无如工厂之制,昌于西土,殆如~,迁地弗良。”△用于比喻环境改变,事物的性质也起了变化。→橘化为枳逾淮为橘


【词语逾淮之橘】  成语:逾淮之橘汉语词典:逾淮之橘

猜你喜欢

  • 触藩

    同“羝羊触藩”。唐骆宾王《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诗:“吊影惭连茹,浮生倦触藩。”【词语触藩】   汉语大词典:触藩

  • 卑躬屈节

    卑躬:弯腰。屈节:丧失气节。形容谄媚奉承,毫无骨气。《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小兔子卑躬屈节,拿了愚表弟萧慎的名片。”郭沫若《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但到情急势迫的时候,他还能够对于贤能者去卑躬屈

  • 朱衣人

    源见“朱衣点头”。指甄拔人才的神人。《西湖二集.愚郡守玉殿生春》:“不知暗中自有朱衣人作主,直弄得试官头昏眼闷,好的看做不好,不好的看做好。”

  • 石能言

    《左传.昭公八年》:“八年春,石言于晋魏榆(地在今山西省榆次市西北)。晋侯(晋平公)问于师旷曰:‘石何故言?’对曰:‘石不能言,或凭(是说有物的凭证可以这样说)焉。不然,民听滥(失实)也。抑臣又闻之曰

  • 沉碑忧岸谷

    源见“杜预沉碑”。谓执着于身后显名。宋欧阳修《和韩学士襄州闻喜亭置酒》:“可笑沉碑忧岸谷,谁能把酒对江山?”

  • 哄堂

    本作“烘堂”。唐代御史有台院、殿院、察院,以年资最高者主杂事,称杂端。平时公堂会食,不苟言笑。惟杂端笑,在坐其他人也跟着笑,谓之“烘堂”。事见唐代赵璘《因话录.御史三院》,曾慥《类说》引作“哄堂”。后

  • 申屠断鞅

    《后汉书.申屠刚传》:“光武帝尝欲出游,刚以陇蜀未平,不宜宴安逸豫。谏不见听,遂以头轫乘舆轮,帝遂为止。”旧注云,“以刀断马鞅”,未详所出。〔按〕东汉郭宪谏光武帝,有“拔佩刀以断靷”事。参见“断靷”。

  • 披云

    参见:披云雾,睹青天【词语披云】   汉语大词典:披云

  • 颜郎老

    汉.班固《汉武故事》:“上尝辇至郎署,见一老翁,须鬓皓白,衣服不整。上问曰:‘公何时为郎?何其老也!’对曰:‘臣姓颜名驷,江都人也,以文帝时为郎。’上问曰:‘何其老而不遇也?’驷曰:‘文帝好文,而臣好

  • 沈郎尪

    同“沈约瘦”。尪,孱弱、瘦弱。宋高登《行香子》词:“奈沈郎尪,潘郎老,阮郎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