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邪径败良田,谗口乱善人

邪径败良田,谗口乱善人

邪:通“斜”。败:坏。 歪斜的小路会把良田破坏,毁谤的语言会使好人受屈。语出《汉书.五行志中》:“成帝时,歌谣又曰:‘邪径败良田,谗口乱善人。桂树华不实,黄爵巢其颠。故为人所羡,今为人所怜。’”《旧唐书.文苑传下.唐次》:“语曰:‘邪径败良田,谗口乱善人。’恶其莠言之蠹政也。”


猜你喜欢

  • 子陵风态

    源见“狂奴故态”。指狂放傲世的仪态。明李东阳《次邃庵》诗之二:“定远功名那用达,子陵风态且须狂。”

  • 熊罴渭水占

    同“熊罴兆”。宋王安石《送郓州知府宋谏议》诗:“舟楫商岩梦,熊罴渭水占。治装行入觐,金鼎重调盐。”

  •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近:接近,符合。复:实行,实践。 所守的诺言要符合于义,这诺言才能实践。 古人认为讲“信用”要以“义”为标准。语出《论语.学而》:“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宋.田锡《直论

  • 贯手著棼

    棼:阁楼的栋。箭穿过手而著于屋栋,比喻善射。《汉书.太史慈传》:“慈尝从孙策讨麻保贼,贼于屯里缘楼上引詈,以手持楼棼。慈引弓射之,矢贯手著棼。围外万人莫不称善。”詈( ㄌㄧˋ lì 利):骂连动

  • 一言蔽之

    参见:一言以蔽之见“一言以蔽之”。况周颐《蕙风词话》卷5:“犹有~:若赤子之笑啼然,看似至易,而实至难者也。”【词语一言蔽之】  成语:一言蔽之汉语大词典:一言蔽之

  • 声色并厉

    见“声色俱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敦~,欲以威力使从己。”【词语声色并厉】  成语:声色并厉汉语大词典:声色并厉

  • 闺秀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后以“闺秀”称大户人家有才德的女儿,多指未婚者。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某别驾》:“此必主人闺秀所居。”【词语闺秀】   汉语大词典:

  •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一作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原意是说死的价值不同,是由于选择的目的不同。后以“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比喻人可以不惜一死,但死得要有价值。亦

  • 让枣梨

    同“推梨让枣”。清赵翼《题北溪谦斋蓉湖三寿图》诗:“幼已让枣梨,老犹共锄耒。”

  • 小冠宜著

    同“小冠子夏”。明高启《赠治冠梁生》诗:“野人散发秋半稀,小冠宜著称短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