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郜鼎在庙

郜鼎在庙

《春秋.桓公二年》:“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大庙(周公庙)。”

左传.桓公二年》:“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大庙,非礼也。臧哀伯谏曰:‘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官之失德,宠赂章也。郜鼎在庙,章孰甚焉?’”

鲁国从宋国运来郜国的大鼎,同月戊申日把大鼎安放在鲁国太庙中。这件事并不合乎礼制,因此鲁大夫臧哀伯谏诤说:“一个身为国君的人,必须发扬威德而抛弃邪恶,如此才能作为文武百官的典范,即使如此,仍担心有失误,可见必须发扬美德来垂范子孙。现在郜国的大鼎放在宗庙内,那里还有比这更明显的受贿行为呢?”后来用“郜鼎在庙”用于讽刺把贿赂物放置神圣肃穆之处所。

后汉书.孔融传》:“招呼元恶,以自营卫,专为群逆,主萃渊薮。郜鼎在庙,章孰甚焉!”唐.韩愈《石鼓歌》:“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此用以衬托石鼓的珍贵。


猜你喜欢

  • 琴无弦

    同“琴上无弦”。唐白居易《访陶公旧宅》诗:“不慕樽有酒,不慕琴无弦,慕君遗荣利,老死此丘园。”

  • 汉将柱

    源见“马援铜柱”。指东汉马援所标铜柱。明陈子龙《送张孝廉游广州》诗:“应题汉将柱,独上武王台。”

  • 寿比南山

    《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孔颖达疏:“天定其基业长久,且又坚固,如南山之寿。”后遂以“寿比南山”为祝寿时的祝颂语。《南史.齐豫章文献王嶷传》:“嶷谓上曰:‘古来

  • 姜诗孝母

    《东观汉记.姜诗》:“姜诗字士游,广汉雒人也。适值年荒,与妇傭作养母。诗性至孝,母好饮江水,令儿常取水,溺死。夫妇痛,恐母知,诈曰‘行学’,岁岁做衣,投于江中。俄而涌泉出舍侧,味如江水,日生鲤鱼一双。

  • 官舍弹琴

    源见“鸣琴化治”。喻指地方官善于治理政事。清毛奇龄《重过上海县署寄徐西崖》诗:“官舍弹琴依子贱,人间著论有潜夫。”

  • 度关老子

    源见“紫气东来”。借指隐遁避世的高士。宋 萧豳《题汪水云诗卷》诗:“归郭令威空化鹤,度关老子偶乘牛。”

  • 拨尽寒炉一夜灰

    炉火烧残,一夜拨尽寒灰。 形容穷愁潦倒。语出明.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卷四三:“吕蒙正父龟图好内宠,蒙正与母刘氏俱被出,因沦踬窘乏。或谓其尝处破窑中,自叹,有‘拨尽寒炉一夜灰’之句。”元.无名氏《杀狗

  • 茵溷

    同“茵溷花分”。《剪灯馀话.田洙遇薛涛联句记》:“岂必分茵溷(洙),宁思上砑硝(薛)。”【词语茵溷】   汉语大词典:茵溷

  • 渊明菊径

    源见“陶潜三径”。指远离尘世的田园隐居之所。宋吴泳《八声甘州.和季永弟思归》词:“有邵平瓜圃,渊明菊径,谁肯徘徊!”

  • 绝驰道

    绝:横度。驰道:天子外出所行的专道。汉成帝刘骜(ào傲)做太子时,好读经书,宽博谨慎。他当时居住在桂宫,有一次元帝急召太子入宫议事。太子刘骜出了龙楼门,但不敢擅自横度天子外出专用的驰道,只得从西边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