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金莲花炬

金莲花炬

新唐书.令狐绹传》:“〔绹〕夜对禁中,烛尽,帝以乘舆、金莲华炬送还,院吏望见,以为天子来。”金莲华炬,金饰莲花形的灯炬。华,同“花”。后用为天子对臣子特殊礼遇的典故。清 杨潮观《换扇巧逢春梦婆》:“做翰林,则归院的金莲花炬,受尽了北阙恩光。”


【典源】 唐·裴廷裕《东观奏记》上:“上将命令狐綯为相,夜半,幸含春亭召对,尽蜡烛一炬,方许归学士院,乃赐金莲花烛送之。院吏忽见,惊报园中曰:‘驾来。’”《新唐书·令孤綯传》:“迁御史中丞,再迁兵部侍郎。还为翰林承旨,夜对禁中,烛尽,帝以乘舆、金莲华炬送还,院吏望见,以为天子来。及綯至,皆惊。”

【今译】 唐宣宗时,令狐綯为翰林承旨,半夜宣宗召他在含春亭问对,烧完一根蜡烛,才让他回归学士院。于是宣宗命以御用的乘舆和金莲花形的蜡烛送他回院。院吏见到,以为是天子驾到了。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文士受皇帝宠用; 也借以形容翰林学士生涯。

【典形】 传宫烛、画烛金莲、金莲灯、金莲花炬、金莲炬、金莲烛、莲炬、莲烛、下直金莲、金莲宝炬、烛金莲、金花烛。

【示例】

〔传宫烛〕 元·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书诏许传宫烛,轻罗初试朝衫。”

〔画烛金莲〕 清·郑燮《金莲烛》:“画烛金莲赐省签,令狐小子负堂帘。”

〔金莲灯〕 清·唐孙华《酬徐宾洲侍郎》:“禁近回翔负公望,归院常撤金莲灯。”

〔金莲花炬〕 清·杨潮观《换扇巧逢春梦婆》“做翰林,则归院的金莲花炬,受尽了北阙恩光。”

〔金莲烛〕 宋·舒雅《答内翰学士》:“金莲烛下裁诗句,麟角峰前寄隐沦。”

〔莲炬〕 宋·范成大《元夕泊舟》:“莲炬光中月自圆,人情草草竞华年。”

〔莲烛〕 宋·刘筠《灯夕寄内翰虢略公》:“帘卷交疏莲炬密,通中枕上独闻铃。”


【词语金莲花炬】   汉语词典:金莲花炬

猜你喜欢

  • 庾公兴

    源见“南楼”。指咏谑游乐的雅兴。唐杜甫《八哀诗.故右仆射相公张公九龄》:“庾公兴不浅,黄霸镇每静。”

  • 泽及枯骨

    《吕氏春秋.孟冬纪.异用》:“周文王使人掘地,得死人骸。文王曰:‘更葬之。’吏曰:‘此无主。’文王曰:‘有天下者,天下之主,今我非其主邪?’遂令吏以衣棺葬之。天下闻之,曰:‘文王贤矣,泽及髊骨(髊,音

  • 邻女投梭

    晋代谢鲲挑逗邻家女,被女掷梭折断牙齿的故事。详见“谢鲲折齿”条。

  • 唐衢泣

    同“唐衢痛哭”。清 张㑺《读白太傅集》诗:“邓鲂见喜唐衢泣,此意元 刘或未知。”

  • 杖化

    源见“杖化龙”。指得道成仙,乘龙飞升。唐白居易《黑龙饮渭赋》:“闻茂先之剑飞,见长房之杖化。”【词语杖化】   汉语大词典:杖化

  • 织屩易米茗

    源见“居士屩”。指隐逸之士自食其力。明高启《咏隐逸.朱桃椎》诗:“织屩易米茗,于人又何求?”

  • 桐乡吏

    《汉书.朱邑传》:“朱邑字仲卿,庐江舒人也。少时为舒桐乡啬夫,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爱利,对人仁爱,不与人争利),未尝笞辱人,存问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爱敬焉。……初邑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故为

  • 老医少卜

    少卜:年轻的卜卦人。 意谓年老的医生经验丰富,年少的卜者勇于决断。 比喻各有所长,不宜偏废。语出《鶡冠子.世贤》:“语曰:‘老医少卜’。盖老医更多病矣。”明.都邛《三余赘笔》:“世言老医少卜。医以

  • 亡何饮

    同“亡何日饮”。宋戴复古《癖习》诗:“逢人共作亡何饮,拨冗时观未见书。”

  • 雁塔

    同“雁塔题名”。清钱谦益《送林自名宪使归闽》诗:“雁塔嗟前梦,《骊歌》怆暮云。”【词语雁塔】   汉语大词典: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