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常。 一个国家,在国外没有与之抗衡的邻国和外患的忧惧,经常容易被灭亡。 意谓多难可以兴邦,安逸适足以亡国。语出《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
同“商山四皓”。唐骆宾王《秋日山行简梁大官》诗:“不如从四皓,丘中鸣一弦。”唐张说《奉和同皇太子过慈恩寺应制》诗之二:“至乐三灵会,深仁四皓归。”【词语四皓】 汉语大词典:四皓
《史记.淮阴侯列传》:“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后以“长乐宫中一叹”谓无远见而遭祸。宋赵长卿《水龙吟.自遣》词:“
源见“人面桃花”。形容女子貌美。或借指意中人。宋蔡伸《洞仙歌》词:“但人心坚固后,天也怜人,相逢处依旧桃花人面。”清李渔《奈何天.逼嫁》:“若不是我惊魂易转,险些儿,隔断了桃花人面。”见“人面桃花①”
源见“郤诜丹桂”。“桂林一枝,昆山片玉”的省言。谓登科及第。唐柳宗元《送苑论登第后归觐序》:“桂枝片玉,光生于家。”并列“桂林一枝,昆山片玉”的缩语。比喻登科及第。唐·柳宗元《送苑论登第后归觐》诗序:
源见“更仆难数”。形容事物繁多,数不胜数。清马建忠《適可斋纪言》卷一:“告贷之方,难更仆数。散借于凡民,则苦其零星难集;专借于富豪,则虞其需索过多。”述补 形容事物数量极多,不可胜数。语出《礼记·儒行
同“青云心”。唐刘长卿《题冤句宋少府厅留别》诗:“尚甘黄绶屈,未适青云意。”【词语青云意】 汉语大词典:青云意
源见“诒燕”。谓为后世留下典则。《文选.班固〈幽通赋〉》:“终保己而贻则兮,里上仁之所庐。”李善注:“言考能自保己,又遗我法则也。”【词语贻则】 汉语大词典:贻则
参见:原氏阡
弩:一种威力很大的弓箭。拉弓射箭却射中了自己。比喻自己害自己。典出晋崔洪事迹。崔洪,字良伯,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出身大族,少时就以清正严厉著称。别人有过错,总是当面指出,使其折服,从不在背后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