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阮囊羞涩

阮囊羞涩

韵府群玉.阳韵》“一钱囊”:“阮孚(晋人,字遥集,元帝朝为安东参军,性体旷达,尝以金貂换酒。)持一皂囊,游会稽(今浙江绍兴)。客问:‘囊中何物?’曰:‘但有一钱看囊,恐其羞涩。’”

此事又见明俞安期《类函》。

晋人阮孚性喜饮酒,放纵情兴。身上常挂一个黑色小袋,一次有人问他里面装的什么,他说是只有一钱看囊。

后因以“阮囊羞涩”自称经济拮据,手头没有钱花。

唐.杜甫《空囊》诗:“……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kān)。”末二句是拆开化用“阮囊”的典故。


主谓 阮囊,晋代人阮孚的钱袋。羞涩,害羞,难为情。没有什么钱,连钱袋都感到难为情。形容生活贫穷,手头拮据。语本宋·阴时夫《韵府群玉·阳韵·一钱囊》:“阮孚持一皂囊,游会稽。客问:‘囊中何物?’曰:‘但有一钱看囊,恐其羞涩。’”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拟往江西玉山县投亲,道经申浦,~,行止两难。”△贬义。用于描写穷困。→囊空如洗 一文不名↔家财万贯 腰缠万贯 挥金如土。 也作“囊空羞涩”。


手头拮据,袋中无钱谓之 “阮囊羞涩”。

“羞涩”,不好意思,难为情。钱包中没有钱,因而感到 “羞涩”。

为什么是 “阮囊”羞涩呢?

”指晋代人阮孚。有一天,他拿着一个 “皂囊”( 黑袋子) ,到会稽去游玩。有人问他: “囊中何物?”他答道: “只留一钱看囊,恐其羞涩。”后遂有 “阮囊羞涩”之语,表示无钱之意。事见宋·阴时夫 《韵府群玉·阳韵》“一钱囊”。

阮囊羞涩”今可说成 “囊中羞涩”。此语义同于 “身无分文”、“一文不名”、“囊空如洗”。湖北方言口语说 “荷包不暖和”、“身上没有一个刮痧坯子 ( 旧时钱为金属铸制) ”,义亦同。


【词语阮囊羞涩】  成语:阮囊羞涩汉语词典:阮囊羞涩

猜你喜欢

  • 据床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载,郦食其初谒汉王刘邦时,刘邦正“倨床使两女子洗足”,态度轻慢。后因以“据床”谓轻慢而疏于礼节。明张凤翼《红拂记.隐贤依拊》:“情笃神交,礼隆倾盖;义合倒屣,罪切据床。”【词语据

  • 口耳之学

    犹言耳食之学。从道听途说中知道一些皮毛而无实学的意思。意思是说,君子求学是耳朵听,心中领会,再通过身体力行加以实践,从而使其一切都可为后人取法。小人则不然,他们学习,只不过是耳朵进,嘴里出。口耳之间才

  • 嬴台乘鸾

    源见“嬴女”。谓男女婚配。明陈汝元《金莲记.小星》:“好遂吹箫愿,喜嬴台乘鸾风便。”

  • 漆园书

    源见“漆园吏”。指《庄子》。唐李德裕《重忆山居.漏潭石》诗:“常疑六合外,未信漆园书。”

  • 水击三千里

    《庄子.逍遥游》:“《谐》之言曰:‘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借大鹏迁往南海时的形象,描述了水花激起三千里,振翅直上九万里。极言天地之广阔,能发挥个人之才能。也可喻志

  • 疑事无功,疑行无名

    见〔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其他 名,功业。谓做事犹豫不决就不会有功效,行动犹豫不决就不会有成就。《战国策·赵策二》:“臣闻之:~。”△用于重大行动方面,谓行动不能犹豫,必须果决。也作“疑行无成,疑事无

  • 鸣凤飞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锵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正于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晋.杜预注:“雄曰凤,雌曰皇,雄雌俱飞,相和而鸣

  • 阿咸

    《晋书.阮咸传》:“咸任达不抅,与叔父籍为竹林之游,当世礼法者讥其所为。咸与籍居道南。……咸妙解音律,善弹琵琶。”三国魏晋时阮咸很有才名,与叔父阮籍关系很好,阮籍称侄儿阮咸为阿咸。后人遂以阿咸为侄儿的

  • 噬指

    同“啮指之思”。噬,啮咬。王闿运《皇朝追赠总督衔文节常公神道碑》:“迁安徽按察使,到未期月,以母疾告归终养。噬指方归,求医已迫。”【词语噬指】   汉语大词典:噬指

  • 宗炳社

    源见“莲社”。指莲社。因宗炳为莲社十八贤之一,故称。亦借指僧俗文士的雅集组织。唐陆龟蒙《和访寂上人不遇》:“早晚却还宗炳社,夜深风雪对禅床。”前蜀贯休《山居诗》之二:“明月清风宗炳社,夕阳秋色庾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