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安公
旧题汉.刘向《列仙传》卷下《陶安公》:“陶安公者,六安铸冶师也。数行火。火一旦散上行,紫色冲天,公伏冶下求哀。须臾,赤雀止冶上,曰:‘安公安公,冶与天通。七月七日,迎汝以赤龙。’期时赤龙到,大雨,而安公骑之东南上。”
古代神话中有一位名叫陶安公的铸冶师,他乘赤龙飞升,成仙而去。后用为咏冶炼师或炼丹术士之典。
唐.李白《答杜秀才五松见赠》诗:“陶公矍铄呵赤电,回禄睢盱扬紫烟。”
旧题汉.刘向《列仙传》卷下《陶安公》:“陶安公者,六安铸冶师也。数行火。火一旦散上行,紫色冲天,公伏冶下求哀。须臾,赤雀止冶上,曰:‘安公安公,冶与天通。七月七日,迎汝以赤龙。’期时赤龙到,大雨,而安公骑之东南上。”
古代神话中有一位名叫陶安公的铸冶师,他乘赤龙飞升,成仙而去。后用为咏冶炼师或炼丹术士之典。
唐.李白《答杜秀才五松见赠》诗:“陶公矍铄呵赤电,回禄睢盱扬紫烟。”
源见“胸有成竹”。谓处理事情之前心里早有通盘的考虑和打算。《老残游记》六回:“先生必有成竹在胸,何妨赐教一二呢!”柳亚子《纪梦》诗序:“老谋深算,成竹在胸。”见“胸有成竹”。向本贵《盘龙埠》:“唐教授
咸:皆,都。与:参与。惟:语助词,也作“维”。新:更新,革新。 大家都来参加革新。 常用作号召弃旧图新之语。语出《书.胤征》:“歼厥渠魁,胁从罔治;旧染污俗,咸与惟新。”唐高祖《改元大赦诏》:“宝
同“汗马之劳”。元无名氏《赚蒯通》四折:“只因汗马功劳大,封做平阳万户侯。”见“汗马之劳②”。《官场现形记》12回:“就是营、哨各官,也都是当时立过~。”解释汗马:战马奔走而出汗。原指征战的劳苦,亦指
同“岐山鸣凤”。《宋书.武帝纪中》:“周道方远,则鸑鷟鸣岐。”北周庾信《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鸑鷟鸣岐,实始维新之命。”【词语鸑鷟鸣岐】 成语:鸑鷟鸣岐汉语大词典:鸑鷟鸣岐
源见“千仓万箱”。指粮食丰收之年。唐欧阳詹《送王式东游序》:“何述万乘之都,千箱之年,有故人而适远,无卮酒以叙别,男儿卮酒之不致,亦何论他日之浮沉哉!”
汉.司马相如《长门赋》:“雷殷殷而响起兮,声象君之车音。”(见《文选》卷十六)《长门赋》中描写陈皇后失宠后幽居长门宫,一听到雷声,便联想到皇帝临幸的车驾声。后因用以喻指车驾声音,并作为思念故人的典故。
比喻有真才实学的人是不须装饰或靠别人吹捧的。唐李绅《答章孝标》诗:“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十载长安得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词语真金不镀】 成语:真金不镀汉语大词典:真金不镀
《易.咸》:“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孔颖达疏:“君子以虚受人者,君子法此《咸》卦,下山上泽,故能空虚其怀,不自有实,受纳于物,无所弃遗。”后因以“虚受”谓虚心接受。南朝 梁沈约《为南郡王侍皇太
《战国策.秦策五》:“甘罗曰:‘夫项橐生七岁而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焉,奚以遽言叱也?’”后以“项橐”代称早慧的儿童。唐路德延《小儿师》诗:“项橐称师日,甘罗作相年。”清周亮工《书影》卷
《后汉书.张堪传》:“张堪字君游,南阳宛人也,为郡族姓。堪早孤,让先父余财数百万与兄子。年十六,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曰‘圣童’。……拜蜀郡太守。……在郡二年,征拜骑都尉。……帝尝召见诸郡计吏,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