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外物》:“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犗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没而下,骛扬而奋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
《晋书.王浚传》:“武帝谋伐吴,诏浚修舟舰。”“拜浚为龙骧将军。”太康元年,“浚自发蜀,兵不血刃,功无坚城,夏口、武昌,无相支抗。于是顺流鼓棹,径造三山。”吴主孙皓遂自缚降浚。晋.王濬为龙骧将军,太康
同“鹤立鸡群”。明张煌言《与林用圭书》:“若夫盟翁鹤举鸡群,弟所素谂。”
为择婿而另设座席。后就用以指择婿。最初以这个方法被择为婿的是北魏刘昞。刘昞,字延明,敦煌(今甘肃敦煌)人,年十四向博士郭瑀学习。当时瑀有弟子五百余人。瑀有个女儿,欲选快婿,有心于昞,就在座前另设一席,
参见:关雎
《周易.坤卦》:“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西南得朋”是《坤卦》卦辞,意思是说往西南行可以得到朋友。后用为咏得友之典。唐.陈子昂《登蓟城西北楼送崔著作融入都》诗:“慷
《乐府诗集》卷八五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十五嫁为卢郎妇,十六生儿字阿侯。”阿侯是古诗中的人名,为莫愁所生之子。唐诗中常用以指称少年郎、情郎。唐.李贺《绿水辞》
源见“蛾眉笑躄”。指美人遭受残害。唐罗虬《比红儿诗》之六十三:“陌上行人歌《黍离》,三千门客欲何之?若教粗及红儿貌,争取楼前斩爱姬!”
《晋书.阮籍传》:“阮籍……嗜酒能啸,善弹琴。”晋代名士阮籍与侄阮咸等常作竹林之游,又善弹琴,故称“竹里琴”。后用作咏琴或借以咏叔父之典。唐.李端《题从叔沆林园》诗:“鸟哢花间曲,人弹竹里琴。”
旧题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五:“公孙宏以元光五年为国士所推尚为贤良,国人邹长倩……赠以……扑满一枚,书题遗之曰:‘……扑满者,以土为器,以蓄钱具,其有入窍而无出窍,满则扑之。土,麤(cū不精,通“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