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青睐

青睐

同“青眼”。宋王明清春娘传》:“居二年,会新守至,守与司理有旧,司户又蒙青睐。”


对人重视、看好,谓之 “青睐 ( lài) ”。

“青”是何义,“睐”又作何解呢?

先说 “睐”。 《说文·目部》: “睐,目童 ( 瞳) 子不正也。从目,来声。”即谓 “瞳人不正”,此 “不正”则斜视。曹植 《洛神赋》“明眸善睐”李善注: “睐,旁视也。”明眸而旁视,意即美目顾盼生姿。因此,“睐”有 “看”义。

“青”,此指 “青眼”。即眼珠在正中,正视。正眼看人,表示一种尊重、喜爱之意。如果眼睛向上或向旁看,则表示一种轻视、憎恶之意。这便是 “青白眼”之说。此说源于 《晋书·阮籍传》: “籍又能为青白眼。”他见到庸俗之人,便翻白眼。有次嵇康的哥哥嵇喜前往他家吊丧,因其为庸俗之士,阮籍便以白眼对之。后来,嵇康听说了此事,便携带酒、琴前往,阮籍 “大悦”,“乃见青眼”。阮籍、嵇康均为魏晋 “竹林七贤”的重要人物。

以青眼看人,这叫做 “垂青”,亦谓之 “青睐”。 《名义考》卷六: “后人有青盼、垂青之语。人平视睛圆则青,上视睛藏则白。上视,怒目而视也。”

“青”为 “青眼”,“睐”为 “看”,所以,“青睐”即青眼看人示好之意,它与 “青白眼”一语有关。


【词语青睐】   汉语词典:青睐

猜你喜欢

  • 雨卧风餐

    唐杜甫《舟中》诗:“风餐江柳下,雨卧驿楼边。”风口处吃饭,雨地里住宿。形容生活飘泊无定。宋杨万里《早炊童家店》诗:“不辞雨卧风餐里,可惜橙黄橘绿时。”并列 在雨地里住宿,在风里吃饭。形容旅途艰辛或生活

  • 田氏荆枝

    同“田家荆合”。清 顾孝嘉《耍孩儿》套曲:“姜肱枕被寒犹暖,田氏荆枝秀满条,情深手足真为宝。”

  • 坐啸成瑨

    《后汉书.党锢传序》:“后汝南太守宗资任功曹范滂,南阳太守成瑨亦委功曹岑晊,二郡又为谣曰:‘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东汉晚期,党锢之风极盛,南阳太守成瑨把政

  • 学殖

    《左传.昭公十八年》:“夫学,殖也;不殖将落。”杜预注:“殖,生长也;言学之进德,如农之殖苗,日新日益。”后因以“学殖”泛指学业,学问。元杨载《送丘子正之海盐州教授》诗:“化炉新鼓乐,学殖重耝耘。”清

  • 案头萤火

    同“案上萤”。清孙枝蔚《喜张稚恭南还因有赠》诗:“案头萤火干虽久,瓮里葡萄满自如。”

  • 花发要人催

    源见“催花鼓”。咏花事。明高启《废宅芍药》诗:“昔年花发要人催,今日无人花自开。”

  • 目睫之论

    源见“目不见睫”。喻肤浅之论。宋陈善《扪虱新话.扬子〈法言〉〈太玄经〉》:“雄作《太玄》以拟《周易》,或者比之吴 楚僭王,顾非伪乎?此目睫之论也。”清钱谦益《汲古阁毛氏新刻十七史序》:“学者于涑水、新

  • 绸缪牖户

    同“未雨绸缪”。宋范成大《枕上六言》诗之一:“一老绸缪牖户,几人颠倒衣裳。”述宾 绸缪未雨。宋·范成大《枕上六言》诗之一:“一老~,几人颠倒衣裳。”△用于准备。→绸缪未雨【词语绸缪牖户】  成语:绸缪

  • 侯门仁义

    《庄子.胠箧》:“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为之仁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庄子》指出虽诸侯之家,实为盗窃仁义之名而标榜

  • 孺子牛

    《左传.哀公六年》:“冬十月(公元前四八九年冬天,此时正是齐晏孺子元年冬。齐景公少子荼于公元前四九〇年秋被高昭子、国惠子承景公遗命先立为国君,群公子相继外逃避难。)丁卯(二十四日),立之(公元前四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