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韫椟而藏

韫椟而藏

源见“韫椟待价”。把玉放在匣子里藏起来。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东周列国志》五八回:“晋 楚相持,吾王正在用人之际,两位将军,有此神箭,当奏闻吾王,美玉不可韫椟而藏。”


偏正 韫,藏;匵,木匣。把玉藏在匣子里。语出《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诸? 求善贾而沽诸?”明·唐顺之《与白伯伦主事书》:“若以自珍,而祗为~;若以相奉,则可谓不失旧物。”△褒义。用于比喻怀才隐退。→韬光养晦 弢迹若光韬光韫玉 韬晦待时 韬神晦迹。也作“韫椟深藏”。


【词语韫椟而藏】  成语:韫椟而藏汉语词典:韫椟而藏

猜你喜欢

  • 出辞气,斯远鄙倍矣

    出辞气:指出言说话注意用辞和口气。鄙倍:粗野,背理。倍,同“背”。 说话的时候,多考虑一下言辞和语气,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背理。语出《论语.泰伯》:“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

  • 千金一壶

    同“一壶千金”。清钱谦益《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公墓志铭》:“以千金一壶之身,当大厦一木之任。”壶,通“瓠”。见“千金一瓠”。清·钱谦益《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公墓志铭》:“以~之身,当大厦一木之任。”【词语

  • 楚白珩

    《国语.楚语下》:“王孙圉聘于晋,定公飧之。赵简子鸣玉以相,问于王孙圉曰:‘楚之白珩犹在乎?’对曰:‘然。’简子曰:‘其为宝也,几何矣。’”三国吴.韦昭注:“珩,珮上之横者。”春秋时,楚国所产之白玉,

  • 百川灌河

    百川:泛指众多河川。河:黄河。 条条河川都灌注到黄河里。 形容水势汪洋浩荡。语出《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晋.释慧远《大智论钞序》:“汪汪焉莫测其量

  • 依斟流彘

    《史记.夏本纪》:“帝相崩,子帝少康立。”张守节正义引《帝王世纪》云:“帝相徙于商丘,依同姓诸侯斟寻。”《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

  • 仰钻

    《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后以“仰钻”指仰慕钻研前贤的学问。唐张说《齐卢思道碑》:“思若泉涌,文若春华。精微入虚无,变化合飞动。斯固非学徒竭才仰钻之所逮也。”【词语仰钻

  • 高歌弹铗

    源见“冯驩弹铗”。本谓怀才不遇而心忧思归。亦反用其意,表示无忧的心情。郁达夫《新秋偶感》诗:“客里苍茫又值秋,高歌弹铗我无忧。”

  • 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内顾:回头看。疾言:快速地说话。亲指:用自己的手指划。 古时形容孔子在车上不向内顾看,不快速讲话,不用手指划。 后形容人仪态端庄。语出《论语.乡党》:“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汉书.成帝

  • 向累儿

    源见“向平之愿”。指因婚嫁给父母增添拖累的儿女。明袁宏道《生女》诗:“从此添婚嫁,因名向累儿。”

  • 失晨之补

    同“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清 徐芳《答张蕙嶫书》:“此行一息未先朝露,扁舟只杖,与汗漫焉,亦固失晨之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