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马惜障泥

马惜障泥

世说新语.术解》:“王武子善解马性,尝乘一马,著连钱障泥,前有水,终日不肯渡。王云:‘此必是惜障泥。’使人解去,便径渡。”

又《晋书.王济传》:“济善解马性。尝乘一马,著连乾障泥。前有水,终不肯渡。济曰:‘此必是惜障泥。’使之解去,便渡。”

据《晋书.杜预传》、《语林》载说,王济(字武子)爱马,对马性颇有研究,故杜预对晋武帝说王武子有“马癖”。

“马惜障泥”是说马通人性,而“马癖”则是说人酷爱马,识马性。

唐.杜甫《骢马行》诗:“邓公马癖人共知,初得花骢大宛种。”


【典源】《世说新语·术解》:“王武子善解马性。尝乘一马,著连钱障泥,前有水,终日不肯渡。王云:‘此必是惜障泥。’使人解去,便径渡。”《晋书·王济传》亦载。

【今译】 晋代王济 (字武子) 善知马性,他曾骑一匹马,马佩连钱 (一作连乾,一种马饰) 和障泥 (垂于马腹两侧,用于遮蔽尘土的饰物),走到水边,马驻足不肯渡。王济说:“这一定是马爱惜障泥。”让人解去,马便径直过河。

【释义】 后以此典咏马。

【典形】 锦障泥、绿锦蔽泥、马惜障泥、惜障泥。

【示例】

〔锦障泥〕 清·顾炎武《雨中送申公子涵光》:“登车冲雨马频嘶,似惜连钱锦障泥。”

〔绿锦蔽泥〕 唐·杜牧《少年行》:“连环羁玉声光碎,绿锦蔽泥虬卷高。”

〔马惜障泥〕 唐·刘禹锡《三月三日与乐天及河南李尹》:“人夸绫步障,马惜锦障泥。”

〔惜障泥〕 宋·李清照《打马赋》:“燕山叶飞,玉门关闭,沙苑草肥,临波不渡,似惜障泥。”


猜你喜欢

  • 高僧石上期

    源见“三生石”。指友人的期约。明高启《期徐七游云岩》诗:“明朝风雨还同往,恐负高僧石上期。”

  • 家鸡野雉

    《太平御览》卷九一八引《晋书》:“〔庾翼〕书,少时与右军(王羲之,字逸少)齐名,右军后进,庾犹不分,在荆州与都下人书云:‘小儿辈贱家鸡爱野雉(一作“鹜”),皆学逸少书,须吾下当比之。’”后因以“家鸡野

  • 前鱼

    源见“龙阳泣鱼”。谓失宠或被遗弃者。唐郑锡《玉阶怨》诗:“前鱼不解泣,共辇岂关羞?”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九章:“斯密氏之学说,披靡西土者已百余年,今且为前鱼矣。”【词语前鱼】   汉语大词典:

  • 贾逵问事

    《后汉书.贾逵传》:“贾逵字景伯,扶风平陵人也。……逵悉传父业,弱冠能诵《左氏传》及《五经》本文,以《大夏候尚书》教授,虽为古学,兼通五家《榖梁》之说。自为儿童,常在太学,不通人间事。身长八尺二寸,诸

  • 乡党

    周代制度以五百家为一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一乡,后世因以“乡党”指乡里。《论语.乡党》:“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恂恂:忠厚老实的样子。【词语乡党】   汉语大词典:乡党

  • 脱手弹丸

    《南史.王筠传》载:南朝 梁沈约曾用谢朓“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的话,来评王筠的诗。后因以“脱手弹丸”形容诗作圆转流畅。王闿运《湘绮楼论唐诗》:“希夷源出江 谢,脱手弹丸,宛转生情。”偏正 形容诗歌风格

  •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志:思想感情。 蕴藏在作者内心里的是情志,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就是诗篇。语出《文选.卜子夏〈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文心雕龙.明诗》:“大舜云:‘诗言志,歌永言。’圣谟所

  • 岘首羊碑

    同“岘山碑”。卢前《天净沙.道出樊襄先君旧日宦游地也》曲:“杏花时过樊襄,岘首 羊碑在望。”

  • 古今丘貉

    源见“一丘之貉”。谓古今相似,没什么区别。清李慈铭《百字令.秋日读史》词:“古今丘貉,一编且对青史。”

  • 夷甫无行处

    源见“阿堵物”。表示处世清高。唐施肩吾《戏咏榆荚》诗:“风吹榆钱落如雨,绕林绕屋来不住。知尔不堪还酒家,漫教夷甫无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