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无君子,斯焉取斯
鲁:春秋国名。斯:此,这个。上“斯”字指这个人,下“斯”字指这种品德。焉:哪里。 如果鲁国没有君子,这个人从哪里学到这种品德呢? 原赞美宓子贱具有君子之德。也赞美鲁国是个礼义之邦。 后也泛指贤人出自礼义之邦。语出《论语.公冶长》:“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宋.萧常《续后汉书.郤正传.赞》:“正,方正自将,实配其名。鲁无君子,斯焉取斯。”
鲁:春秋国名。斯:此,这个。上“斯”字指这个人,下“斯”字指这种品德。焉:哪里。 如果鲁国没有君子,这个人从哪里学到这种品德呢? 原赞美宓子贱具有君子之德。也赞美鲁国是个礼义之邦。 后也泛指贤人出自礼义之邦。语出《论语.公冶长》:“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宋.萧常《续后汉书.郤正传.赞》:“正,方正自将,实配其名。鲁无君子,斯焉取斯。”
源见“韩康卖药”。指隐居为医者。清方文《初度书怀》诗之二:“谈天邹衍口须闭,卖药韩康肆欲开。”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袁虎(虎,袁宏小名,字彦伯)少贫,尝为人佣载运租。谢镇西(谢尚时镇牛渚)经船行,其夜清风朗月,闻江渚间估客船上有咏诗声,甚有情致。所诵五言,又其所未尝闻,叹美不能已
《汉书.食货志上》:“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颜师古注:“奇赢,谓有余财而蓄聚奇异之物也。”后以“操奇逐赢”喻商贾居奇牟利。郑观应《盛世危言.商务三》:“使豁然于操奇逐赢之故,而后
源见“伐毛洗髓”。削去旧的毛发,换去旧的骨髓。比喻彻底改变原来的面貌。明梅鼎祚《昆仑奴》四折:“你此去伐毛换髓,变性逃形,我何处会得你着?”并列 削去原来的毛发,换掉原来的骨髓。比喻彻底改变旧的面貌。
同“越瘦秦肥”。《金瓶梅词话》七十回:“图求谋,多只为一身之计;纵奸贪,那里管越瘦吴肥。”见“越瘦秦肥”。《金瓶梅词话》70回:“图求谋,多只为一身之计;纵奸贪,那里管~。”【词语越瘦吴肥】 成语:
源见“市中碎琴”。谓设法见知于世。清徐釚《贺新凉.旅况自遣》词:“五陵年少都通显。叹狂生,胡琴击碎,唾壶敲扁。”
《汉书.叙传上》:“桓生欲借其书,嗣(班嗣)报曰:‘若夫严子者,绝圣弃智……不絓圣人之罔,不齅骄君之饵。’”颜师古注:“饵谓爵禄。君所以制使其臣,亦犹钓鱼之设饵也。”骄饵,骄君之饵。喻指爵禄。南朝 梁
《易.未济》:“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孔颖达疏:“小才不能济难事,同小狐虽难渡水而无余力,必须水汔方可涉川;未及登岸而濡其尾,济不免濡,岂有所利?”后以“濡尾”比喻力不能胜任,处境尴尬。晋葛洪《
同“吴市吹箫”。元马致远《女冠子》残套:“桑间灵辄困,伍相吹箫,沈古歌讴。”
宋苏轼《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后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形容拿不完,用不尽,非常丰富。清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