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鲛人泣珠

鲛人泣珠

旧题汉郭宪洞冥记》卷二:“〔吠勒国人〕乘象入海底取宝,宿于鲛人之舍,得泪珠,则鲛所泣之珠也,亦曰泣珠。”晋张华博物志》卷九:“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绡。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后以“鲛人泣珠”指传说中的鲛人流泪成珠。《镜花缘》二十回:“此地既无城郭,这些桑人都以桑林为居,以桑为食,又能吐丝,倒像鲛人泣珠光景。”


【典源】 《文选·左思〈吴都赋〉》:“泉室潜织而卷绡,渊客慷慨而泣珠。”晋·刘逵注:“鲛人,水底居也。俗传鲛人从水中出,曾寄寓人家,积日卖绡。……鲛人临去,从主人索器,泣而出珠满盘,以与主人。”《太平御览》卷八○三引晋·张华《博物志》曰:“鲛人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绢。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

【今译】 传说南海水底居住有鲛人,善于织绡,哭泣时眼中流泪成珍珠。鲛人出水寄居人家,每日卖绡,临行时哭出一盘珍珠送给主人。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精美的纺织品,也指手帕; 亦以“珠泪”等形容女子的眼泪; 或咏海中奇事。

【典形】 冰绡清泪、波泪、蛟女绢、鲛工、鲛泪、鲛帘、鲛人、鲛人泣珠、鲛人泪、鲛人雨泣、鲛丝、鲛绡、鲛珠、泪绡、泪作珠、泣珠报恩、泣珠人、泉客珠、织绡、珠进泪、珠泪、鲛室泻琼瑰、鲛盘千点、鲛人织绡、绡夺烟雾、海上得绡、洒泪成珠、泪有鲛人、玉盘迸泪、鲛宫物、鲛人珠、珠有泪。

【示例】

〔冰绡清泪〕 宋·周密《珍珠帘·琉璃帘》:“难比。是鲛人织就,冰绡清泪。”

〔波泪〕 宋·莫仑《摸鱼儿》:“最怜西子,尚簿薄云情,盈盈波泪,点点旧眉妩。”

〔蛟女绢〕 唐·元稹《和乐天送客游岭南》:“贡兼蛟女绢,俗重语儿巾。”

〔鲛工〕唐·皮日休《奉酬鲁望见笑鱼笺之什》:“轻如隐起腻如饴,除却鲛工解制稀。”

〔鲛泪〕 明·高启《钱舜举画美人摘阮图歌》:“滴尽冰盘老鲛泪,阿咸帐底醉初醒。”

〔鲛帘〕 宋·钱惟演《清风》:“鲛帘移乱影,瑶瑟泛余哀。”

〔鲛人泣珠〕 清·李来泰《中山贡使入朝纪事》:“已闻圣主方焚玉,何用鲛人更泣珠。”

〔鲛人泪〕 宋·杨亿《此夕》:“鲛人泪有千珠进,楚客愁添万斛多。”

〔鲛人雨泣〕 清·钱谦益《丁亥夏为清河公题》:“钓竿莫拂珊瑚树,珍重鲛人雨泣时。”

〔鲛丝〕 唐·李商隐《玄微先生》:“龙竹裁轻策,鲛丝熨下裳。”

〔鲛绡〕 唐·李商隐《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蛮僮骑象舞,江市卖鲛绡。”宋·陆游《钗头凤》:“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鲛珠〕 宋·刘辰翁《宝鼎现·丁酉元夕》:“又说向灯前拥髻,暗滴鲛珠坠。”

〔泪绡〕 唐·顾况《送从兄使新罗》:“帝女飞衔石,鲛人卖泪绡。”

〔泪作珠〕 宋·梅尧臣《依韵和秋夜对月》:“虫催织妇机成素,露逼鲛人泪作珠。”

〔泣珠报恩〕 唐·李颀《鲛人歌》:“泣珠报恩君莫辞,今年相见明年期。”

〔泣珠人〕唐·王维《送李判官赴江东》:“遥知辨璧吏,恩到泣珠人。”

〔泉客珠〕 唐·杜甫《客从》:“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

〔珠迸泪〕 宋·宋祁《落花》:“沧海客归珠迸泪,章台人去骨遗香。”

〔珠泪〕 宋·姜夔《探春慢·过霅溪》:“长恨离多会少,重访问竹西,珠泪盈把。”


【词语鲛人泣珠】  成语:鲛人泣珠汉语词典:鲛人泣珠

猜你喜欢

  • 邺侯万签

    同“邺侯书”。清钱谦益《新安汪氏所藏目录歌》:“邺侯万签曾未触,桓玄一厨今未亡。”

  • 洗兵马

    同“洗兵”。宋朱槔《二诗寄德粲并简内观诸友》诗:“银河谁与洗兵马,宝唾安能泣鬼神。”

  • 郯子遭孔圣

    《左传.昭公十七年》:“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于近。为民师而命以民事,则不能故也。’仲尼闻之,见于郯子

  • 留凤字

    同“留题凤字”。清孙枝蔚《彭骏孙房兴公见寻不遇》诗:“坐深留凤字,归晚悔鱼纶。”

  • 峣峣易缺

    峣峣( ㄧㄠˊ yáo 尧):山很高的样子。《后汉书.黄琼传》:“语曰:‘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山特高者容易缺损,比喻性刚直者易于招祸,也用以比喻名高位重的人,更应律己以严,稍有不当,便损盛

  • 食少事繁

    食量减少而任事繁多。谓工作辛劳,身体不能长久支持。《三国演义》一○三回:“懿顾谓诸将曰:‘孔明食少事繁,其能久乎?’”清.金圣叹《〈西厢记〉序》:“既而又因感激三顾,许人驱驰,食少事繁,至死方已。”鲁

  • 鸣琴化

    同“鸣琴化治”。唐 袁求贤《早春送郎官出宰》诗:“鸣琴化欲展,起草恋空频。”

  • 蜉蝣羽

    《诗.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毛传:“蜉蝣,渠略也,朝生夕死,犹有羽翼以自修饰。”朱熹集传:“此诗盖以时人有玩细娱而忘远虑者,故以蜉蝣为比而刺之。”后因以“蜉蝣羽”比喻只顾目前、不图将来

  • 问难

    对于疑难反复讨论或辩驳。汉代王充《论衡.问孔》:“皋陶陈道帝舜之前,浅略未极。禹问难之,浅言复深,略指复分。”《后汉书.丁鸿传》:“肃宗诏鸿与广平王羡及诸儒楼望、成封、桓郁、贾逵等,论定五经同异于北宫

  • 一杯霞

    源见“流霞”。指一杯美酒。宋王安石《春雨》诗:“幽期无可奈,强嚼一杯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