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鵩上承尘

鵩上承尘

同“鵩鸟集于前”。唐许浑《经故丁补阙郊居》诗:“鵩上承尘才几日,鹤归华表已千年。”


猜你喜欢

  • 照胆镜

    源见“秦庭朗镜”。指相传能照见人胆的宝镜。明汤显祖《牡丹亭.圆驾》:“朕闻人行有影,鬼形怕镜。定时台上有秦朝照胆镜,黄门官,可同杜丽娘照镜。”【词语照胆镜】   汉语大词典:照胆镜

  • 五六六七

    源见“沂水舞雩”。称学生。《隶释.汉成阳令唐扶颂》:“五六六七,训导若神。”【词语五六六七】  成语:五六六七汉语大词典:五六六七

  • 裂冠毁冕

    《左传.昭公九年》:“王使詹桓伯辞于晋曰:‘我在伯父,(天子称同姓诸侯,诸侯称同姓大臣,均可称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源,民人之有谋主也,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 不抗不卑

    亦作“不卑不亢”。不高傲,不卑屈,形容言语行动的有分寸、得体。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六回:“他这远愁近虑,不抗不卑,他们奶奶便不是和咱们好,听他这一番话,也必要自愧的变好了。”抗,今多作“亢”。见

  • 玉壶盛泪

    晋王嘉《拾遗记.魏》:“文帝所爱美人,姓薛名灵芸……咸熙元年,谷习出守常山郡,闻亭长有美女而家甚贫。时文帝选良家子女以入六宫,习以千金宝赂聘之,既得,乃以献文帝。灵芸闻别父母,歔欷累日,泪下沾衣,至升

  • 丘壑之念

    源见“一丘一壑”。指隐逸的心愿。金王若虚《茅先生道院记》:“予世之散人也,才能无取于人,而功名不切于己,虽寄迹市朝,而丘壑之念未尝一日忘。”

  • 祢衡刺

    同“祢衡怀刺”。宋王令《上杭帅吕舍人》诗:“毛生祢衡刺,麻系吕毉鞋。”

  • 拾芥

    同“拾地芥”。唐柳宗元《为裴中丞伐黄贼转牒》:“事同拾芥,力易摧枯。”【词语拾芥】   汉语大词典:拾芥

  • 方瞳人

    旧题晋.王嘉《拾遗记》卷三:“老聃在周之末,居反景日室之山,与世人绝迹。帷有黄发老叟五人,或乘鸿鹤,或衣羽毛,耳出于顶,瞳子皆方,面色玉洁,手握青筠之杖,与聃共谈天地之数。”《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传

  • 肠断人琴

    同“哭人琴”。清宋琬《挽王云翼》诗:“行行且掬西陵水,肠断人琴雨雪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