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鸿飞冥冥

鸿飞冥冥

扬雄《法言.问明》:“治则见,乱则隐。鸿飞冥冥,弋人何慕焉?”李轨注:“君子潜神重玄之域,世网不能制御之。”后因以“鸿飞冥冥”指有道之人遁隐。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考史二》:“庞萌为人逊顺,而光武以托孤期之,不惟失于知人,其惑于佞甚矣,子陵所以鸿飞冥冥也。”亦泛指远避祸害,逃之夭夭。李劼人《死水微澜》五部分十五:“而正凶帮凶则鸿飞冥冥,连一点踪影都没有探得。”


主谓 鸿雁飞向高远的天际。比喻隐士远走高飞脱身隐迹。汉·扬雄《法言·问明》:“治则见,乱则隐。~,弋人何慕焉?”明·徐渭《四老图赞》:“或以为商颜采芝之辈,~矣,而胡为乎浅水平山?”后也指肇祸者逃之夭夭。李劼人《死水微澜》5部15:“而正凶帮凶则~,连一点踪影都没有探得。”△多用于指脱身而走。→远走高飞 ↔天网恢恢。 也作“飞鸿冥冥”。


【典源】 汉·扬雄《法言·问明》:“或问君子,在治,曰:‘若凤。’在乱,曰:‘若凤。’或人不谕,曰:‘未之思矣。’曰:‘治则见,乱则隐。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

【今译】 有人问君子在治世如何,答道:“像凤凰。”又问在乱世如何,答道:“像凤凰。”问的人不明白,又解释道:“治世则出现,乱世则隐去。鸿雁高飞远去,猎人又怎么射得到呢。”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志向高远; 或形容远祸避害。

【典形】 避弋、高鸿、高鸿避弋、歌鸿冥、鸿避弋、鸿飞冥冥、冥鸿、弋慕鸿、弋人空慕、鸿惊避戈、冥鸿云外,弋者何慕。【示例】

〔避弋〕 宋·苏轼《次韵程正辅》:“孤鸿方避弋,老骥犹在坰。”

〔高鸿〕 宋·苏轼《和刘道原寄张师民》:“腐鼠何劳吓,高鸿本自冥。”

〔高鸿避弋〕 宋·杨亿《因人话建溪旧居》:“经年已结南枝恋,更羡高鸿避弋飞。”

〔歌鸿冥〕 宋·梅尧臣《次韵答黄介夫》:“彼勿叹凤衰,此正歌鸿冥。”

〔鸿避弋〕 清·唐孙华《敬题先师朱昭芑先生遗像》:“但看鸿避弋,谁想凤仪庭。”

〔鸿飞冥冥〕 宋·范成大《范老前岁相别》:“鸿飞冥冥鸥浩荡,安得置之鸡鹜间?”

〔冥鸿〕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时之不来也,为雾豹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

〔弋慕鸿〕 宋·苏辙《次前韵观试进士》:“文缛山藏豹,飞高弋慕鸿。”

〔弋人空慕〕 明·高启 《沁园春》:“须高举,教弋人空慕,云海茫然。”


【词语鸿飞冥冥】  成语:鸿飞冥冥汉语词典:鸿飞冥冥

猜你喜欢

  • 奉倩神伤

    同“荀令伤神”。清纳兰性德《眼儿媚.中元夜有感》词:“欲知奉倩神伤极,凭诉与秋檠。”周亮《悼程蕴秀女士并慰陈西溪先生》诗:“休教奉倩神伤尽,好为宗邦护妙才。”连动 丧失妻子。晋·孙盛《晋阳秋·武帝》:

  • 鹰化为鸠

    鹰:猛禽,一名苍鹰。化:转化。鸠:小鸟名。这里指布谷鸟之类。 苍鹰转化为布谷鸟。 古人一种违反科学的说法。 后也用以比喻恶人伪装成善类。语出《礼记.月令》:“仲春之月,仓庚鸣,鹰化为鸠。”《世说

  • 骑鹤上扬

    同“骑鹤上扬州”。明周朝俊《红梅记.促归》:“你没有万贯缠腰,思量骑鹤上扬?”【词语骑鹤上扬】  成语:骑鹤上扬汉语大词典:骑鹤上扬

  • 王贡弹冠

    源见“弹冠相庆”。谓即将做官,朋友间相互祝贺。唐李瀚《蒙求》:“萧 朱结绶,王 贡弹冠。”主谓 王,汉代王吉字子阳;贡,即贡禹。弹冠,拂去冠上的尘埃,喻将出来做官。比喻好朋友进退相随、取舍一致。也指一

  • 衣锦尚絅

    絅( ㄐㄩㄥˇ jiǒng 窘)同“褧”,用麻布制的单衣。在锦绣的衣服外再加单衣,使文采不外露,引申形容君子品德美好而不外露。原作“衣锦褧衣。”《诗.卫风.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褧衣。”《诗.郑

  • 计然术

    同“计然之策”。陈三立《哭梁璧元》诗:“君擅计然术,夙预富国谋。”【词语计然术】   汉语大词典:计然术

  • 悬枯

    同“羊续悬鱼”。《陈书.宗元饶传》:“求粟不猒,愧王沉之出赈;征鱼无限,异羊续之悬枯。”【词语悬枯】   汉语大词典:悬枯

  • 楚地囚

    同“楚囚”。唐李白《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诗:“悲作楚地囚,何由秦庭哭?”

  • 海棠无香

    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彭渊材五恨:一恨鲥鱼多骨,二恨金桔太酸,三恨莼菜性冷,四恨海棠无香,五恨曾子固不能诗。”彭渊材有五恨,所谓五恨,即有五件事使他感到遗憾,其四为海棠花虽美而无香。后因以为咏海棠

  •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汉.张衡《思玄赋》:“何孤行之茕茕兮,孑不群而介立。”晋.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迟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茕茕:孤单无依靠的样子。孑立:孤立。吊:慰问。孤苦伶仃地立在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