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琴挑文君”。本指司马相如以琴挑文君向其求爱。借指旧好,原妻。宋唐庚《白头吟》:“只知茂陵女,不忆临邛琴。”
源见“酒漉纱巾”。借指洒脱不羁的隐逸之士。宋康与之《望江南》词:“落帽孟嘉寻箬笠,漉巾陶令买蓑衣。”
《抱朴子.内篇》卷十九《遐览》:“书字人知之,犹尚写之多误。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此之谓也。”古时写“鲁”和“鱼”有相似之处,在传抄中经常发生差错。后遂用为文字差错之典。唐.刘禹锡《秋萤引》
源见“夫子梦奠”。指孔子死亡。宋陆游《乞奉祠未报食且不继》诗:“圣师梦奠二千载,一卷遗言终可凭。”【典源】 《礼记·檀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 梁木其坏乎? 哲人其
源见“濠上观鱼”。比喻从观景中别有所悟。元姚燧《水调歌头.买田天生门外》词:“已具扁舟放鹤,又且观鱼知乐,何忍利投竿!”
《史记.大宛列传》:“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穆天子传》卷三:“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后因以“瑶池”指仙境。唐太宗《帝京篇》诗序:“忠良可接,何必海
比喻用人时要弃其所短,用其所长,使人尽其才。又作使愚使过。出自唐岑(cén涔)文本、侯君集事迹。岑文本(595-645年)字景仁,邓州棘(jí集)阳(今河南南阳南)人。隋末肖铣自称梁王时,曾以文本为中
同“弓冶箕裘”。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张继》:“诗情爽激,多金玉音。盖其累代词伯,积袭弓裘,其于为文,不雕自饰,丰姿清迥,有道者风。”【词语弓裘】 汉语大词典:弓裘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五:“慧能大师……寓止廊庑间,暮夜风飏刹幡,闻二僧对论,一云幡动,一云风动,往复酬答,曾未契理。师曰:‘直以风幡非动,动自心耳。’”风扬刹幡,其实是风也动,幡也动。二僧争论,
《庄子.让王》:“凡圣人之动作也,必察其所以之(所以之,是说要考虑施德施政的对象目的,也可以泛指行动的对象目的)与其所以为(所以为,是指自己的行动的方式方法手段等。这句是说行动之前,一定要考虑对象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