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齐烟九点

齐烟九点

唐.李贺《梦天》诗:“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路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走如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齐州,指中州、中国。诗的最后两句大意是:凭高俯视,中州大地一览无余,但见九州四海如点烟杯水。诗人心迹,何等壮阔!后因以“齐烟九点”、“九点烟”喻指中国。

宋.刘昌诗《白玉楼赋》:“俯齐州兮九点烟,瞰苍溟兮一杯水。”清.黄遵宪《海行杂感》诗:“九点烟微三岛小,人间世要纵婆娑。”


主谓 齐,齐州。这里指代中国,古称九州。从天上遥望九州,小如九个烟点。语本唐·李贺《梦天》诗:“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杨朔《泰山极顶》:“再瞧那渺渺茫茫的天边,扬起一带烟尘。那不是什么~,同伴告诉我那也许是炼铁厂。”△多用于表示地理方位。也作“齐州九点”。


【词语齐烟九点】  成语:齐烟九点汉语词典:齐烟九点

猜你喜欢

  • 角巾私第

    角巾:古时隐士常戴的一种有棱角的头巾。私第:私人的住宅。去官服而居私宅,表示功成隐退。王濬(jùn)事迹见“梦喜三刀”条。武帝司马炎咸宁年中,王濬累次进言伐吴,武帝深以为然,咸宁五年(公元279年),

  • 移情

    变易人的情志。旧题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水仙操》:“伯牙学鼓琴于成连先生,三年不成;至于精神寂寞,情志专一,尚未能也。成连云:‘吾师子春,今在东海中,能移人情。’乃与伯牙俱往,至蓬莱山,留宿伯牙曰:

  • 上尧下由

    《史记.伯夷列传》:“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尧帝访贤,曾经想让天下给许由执掌。许由却宁愿隐迹于山野,不愿从政。后因用为咏圣世高人隐士之典。唐.张楚金《逸人歌赠李山人》:“上有尧兮下有由

  • 二竖婴

    同“二竖为灾”。唐杜甫《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诗:“炯炯一心在,沉沉二竖婴。”

  • 瓯窭祝

    《史记.滑稽列传》:“(淳于)髠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傍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而祝曰:“瓯窭满篝,汙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瓯窭,高地狭小之区。禳田,攘除灾荒祈祷丰收之祭。汙邪,低窪下

  • 海棠春睡

    宋.乐史《杨太真外传》:“上皇登沉香亭,诏太真妃子。妃子时卯醉未醒,命力士从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上皇笑曰:‘岂是妃子醉,真海棠睡未足耳。’”太真即杨贵妃,初为寿王妃,后为女

  • 山阴舟

    源见“访戴”。指雪夜乘兴出游所用的小船。元 萨都剌《马翰林寒江钓雪图》诗:“风流不数王子猷,清兴不减山阴舟。”

  • 贫而乐道

    乐道:爱好道。志向在追求真理,所以不以贫穷为忧。《论语.学而》:“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见“安贫乐道”。《论语·学而》:“未若~,富而好礼

  • 版筑

    《孟子.告子下》:“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史记》卷三《殷本纪》:“(殷)帝小乙崩,帝子武丁立。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以观国风。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

  • 平生几两屐

    源见“阮孚蜡屐”。谓慨叹人生短暂。宋黄庭坚《和答钱穆父》:“平生几两屐,身后五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