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胜堆
又名龟胜山。在今四川德阳市北二十里。《新唐书·高崇文传》:元和元年(806)攻刘辟,大战鹿头山,“明日,战万胜堆,堆直鹿头左,使骁将高霞寓鼓之,士扳缘上,矢石如雨,募死士夺而有之,尽杀戍者,焚其栅,下瞰鹿头城,人可头数”。即此。
在今四川省德阳市北鹿头湾东。处唐代东西两交通要隘鹿头关东。《资治通鉴》:唐元和元年(806年),西川节度使刘闢反,东川节度副使高崇文攻讨,刘闢城鹿头关(今鹿头湾),屯兵万余人以拒,“崇文击败之,闢置栅于关东万胜堆”,即此。
又名龟胜山。在今四川德阳市北二十里。《新唐书·高崇文传》:元和元年(806)攻刘辟,大战鹿头山,“明日,战万胜堆,堆直鹿头左,使骁将高霞寓鼓之,士扳缘上,矢石如雨,募死士夺而有之,尽杀戍者,焚其栅,下瞰鹿头城,人可头数”。即此。
在今四川省德阳市北鹿头湾东。处唐代东西两交通要隘鹿头关东。《资治通鉴》:唐元和元年(806年),西川节度使刘闢反,东川节度副使高崇文攻讨,刘闢城鹿头关(今鹿头湾),屯兵万余人以拒,“崇文击败之,闢置栅于关东万胜堆”,即此。
元置,在今贵州普定县东十六里十二营。明洪武十九年(1386)改置十二营长官司。
1914年改阿尔泰办事大臣辖地置,治所在承化寺(今新疆阿勒泰市)。辖境相当今新疆阿勒泰、吉木乃、青河、富蕴、布尔津、福海、哈巴河等市县地及蒙古共和国科布多河上源、布尔干河上源地区。1919年改为阿山道
又名固镇。在今河北武安县西五十里小固镇。《资治通鉴》: 唐光启二年 (886),李克用将李克修 “拔故镇、武安”。即此。
即今湖北钟祥市东北洋梓镇。民国 《湖北通志》 卷33 《乡镇》: “洋梓镇,在 (钟祥县) 城东北二十七里。”在湖北省钟祥市中北部。面积403平方千米。人口5.7万。原此地多梓树,洋者广也,故名。镇人
明永乐初建,寄治在今河北河间市东南。明永乐初建,治今河北省河间市。属后军都督府。后废。
元代察哈台汗国属地。在今哈萨克斯坦咸海东北一带。
①即双城堡。今黑龙江省双城市。民国《双城县志》卷2:“城东南六十里三合店东有古城二:南城周三里,北城周里许,俗称双城子。即由是得名。”②即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斯克。清属宁古塔副都统。清曹廷杰《西伯
清置,属汾阳县。在今山西汾阳县南十里东、西阳城村。(1)在河北省清苑县西南部。面积65.6平方千米。人口3.9万。镇人民政府驻阳城,人口 4810。传尧帝之母在此养老,俗称养老城。又因处唐河支流之北,
即甫田泽。在今河南中牟县西及郑州市东。《诗经·小雅》:“东有甫草。”即此。即“圃田泽”。
①一作峡山寨。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宋史·曹彬传》: 开宝七年 (974) 伐南唐,“分兵由荆南顺流而东,破峡口砦,进克池州”,即此。②北宋大观元年 (1107) 置,属武冈县。在今湖南洞口县西北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