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鸦水
即鲁阳关水。在今河南鲁山县西南、南召县东。《元和志》卷6鲁山县:“鲁阳关水,俗谓之三鸦水。”
在今广东遂溪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04遂溪县:三鸦水在“县东南八十里。源出县东之大陂,流经此,旁有三石如鸦, 因名。《志》云:县治东有东溪,流经县治南一里。合于傍塘溪,又西南流合东流水,折而东会三鸦水,又东入于海”。
即鲁阳关水。在今河南鲁山县西南、南召县东。《元和志》卷6鲁山县:“鲁阳关水,俗谓之三鸦水。”
在今广东遂溪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04遂溪县:三鸦水在“县东南八十里。源出县东之大陂,流经此,旁有三石如鸦, 因名。《志》云:县治东有东溪,流经县治南一里。合于傍塘溪,又西南流合东流水,折而东会三鸦水,又东入于海”。
在今帕米尔叶什库里东。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5: 光绪十八年 (1892),“英人唆阿富汗遣兵至苏满、波孜纳”。即此。后被俄国侵占,今属塔吉克斯坦。
即古格札什鲁木布则城。在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西三十里。有古格王朝遗址。
在今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北。《舆地纪胜》卷176黔州:“小歌罗山在黔江县东北五十二里。”
①亦名綦江、夜郎溪。即今四川綦江县之綦江。《元和志》 卷30南州南川县: “僰溪水,在县南四十步。” 《寰宇记》 卷122南川县: 僰溪水 “南自废丹溪县来,北流经县东南四十步,又北入渝州江津县界”。
五代唐置,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小剑山下。《资治通鉴》:后唐长兴元年(930),董璋“复于剑门北置永定关,布列烽火”。
即今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北之玛旁雍错。《清一统志·西藏》:马品木达赖池“在阿里之达克喇城东北二百里,冈底斯山东南六十五里。发源自狼千喀巴布山下,西流汇为此池,即冈噶江源也。池周一百八十余里,水色绿,味清
春秋郑邑。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南。《左传》: 成公三年 (前588),晋等伐郑,“郑公子偃帅师御之,使东鄙覆诸鄤,败诸丘舆”。
唐武德二年(619)改狄平县置,属静州。治所在今四川旺苍县东北普济镇大营坝。《寰宇记》卷140嘉川县:地平县“取天成地平之义”。六年(624)为静州治。贞观十七年(643)属集州。永泰元年(765)改
①即庞戏城。又作彭戏。战国秦邑。在今陕西白水县东北南彭衙村、北彭衙村。《史记· 六国年表》: 秦灵公十年 (前415),“补庞,城籍姑”。②战国楚邑。在今湖南衡阳市东。《史记·赵世家》: “复雠、庞、
亦作沙汕头。即今广东汕头市。为广东出海要道。民国初为广东潮循道尹驻此。属海澄县。1921年设汕头市政厅。1930年设汕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