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东泉镇

东泉镇

即今广西柳城县东南东泉镇。明、清置巡司于此。


(1)在山西省平遥县中东部。面积137.8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东泉,人口 4260。因位于一泉水东侧,故名。1949年属平遥县五区。1953年设东泉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2001年千庄乡并入。产小麦、玉米、谷子。盛产红枣、花椒。有农机、粮食加工等厂。公路通平遥、介休、太原等地。(2)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城县东南部。面积201平方千米。人口4.2万。镇人民政府驻东泉街,人口 5930。因多泉得名。清设巡检司。1950年为第四区。1958年设东泉公社,1962年改区,1969年复公社,1984年置镇。产稻、甘蔗、木薯、花生等。有农机、铸件、剪刀、粉丝、麻纺、棉纺等厂和华侨农场。为县东南农副产品集散地。“东泉果蔗”誉满区内外。屯秋铁路在此设站,公路通县城和柳州市。(3)在重庆市巴南区东部。面积122.7平方千米。人口3.9万。镇人民政府驻东泉场,人口 2480。以境内有温泉又位于重庆市区之东而得名。1952年析五布、双胜两乡部分村置东泉乡。1957年撤东泉乡,分别并入五布和双胜乡。1961年复置东泉公社,1982年复乡。1993年双胜乡并入建东泉镇。2001年五布、天赐二镇和清和乡大部并入。产稻、玉米、小麦、生猪、蚕茧、水果等。有轻纺、建材等厂。渝南、姜东公路在此交会。东温泉为自然风景区。


猜你喜欢

  • 亦息渴儿

    即亦思宽。又名热海。今吉尔吉斯斯坦东部之伊塞克湖。《明一统志·亦力把里》:热海“周数百里。夷呼亦息渴儿”。即“热海”。

  • 上庸郡

    ①东汉建安二十二年(217)置,属荆州。治所在上庸县(今湖北竹山县西南四十里堵水北岸)。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并入新城郡。太和二年(228)复置。西晋辖境约当今湖北竹山、竹溪二县,十堰市及陕西平利、

  • 成昌聚

    在今山东东平县西。《汉书·王莽传》:地皇三年(22),王匡等自无盐进击赤眉别校董宪于梁郡,“合战成昌,兵败,匡走”。《资治通鉴》胡三省注:“当在无盐县界。”

  • 蚕陵县

    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 置,属汶川郡。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一百二十里较场乡南迭溪。《寰宇记》 卷78卫山县: “县西有蚕陵山”,遂以为名。地节三年 (前67) 属蜀郡。东汉改为八陵县。《后汉书·桓

  • 乌云和伦图吉山

    又作乌云和尔冬吉山。在今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东。清乾隆《盛京通志》卷29:乌云和伦图吉山“在(墨尔根)城东南一百六十里”。光绪年间为布特哈与墨尔根界山。

  • 海门公馆

    明嘉靖六年 (1527) 设,属合浦县。即今广西合浦县东北公馆镇。清于此设把总驻防。

  • 万安滩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西部,位于李准滩西南约35海里。形似新月,东西长63公里,平均宽11公里。水深一般在37—111米之间,浅处17米。1935年公布名称为前卫滩。1947年改名万安滩。

  • 广西省

    清改广西布政使司置,治所在桂林府(今广西桂林市)。辖境相当今广西(除灵山、浦北、合浦、钦州、防城港、北海等市县)及今广东怀集县地。1912年移治邕宁县(今南宁市)。1936年迁桂林市,1949年又迁南

  • 帽山

    ①在今广西武鸣县西南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111武缘县: 帽山在 “县西十五里。山形圆耸”。②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南。《明一统志》 卷85太平府: 帽山 “在安平州治西北。以形似名”。③古岛屿名。即今印

  • 薋县

    西汉置,属右北平郡,为都尉治。治所在今河北遵化市境。东汉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