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垌墟
即今广东化州市西北中硐镇。明万历《高州府志》卷1:化州有中峒墟。清光绪《高州府志》卷10化州:中峒墟在“州西北八十里”。
即今广东化州市西北中硐镇。明万历《高州府志》卷1:化州有中峒墟。清光绪《高州府志》卷10化州:中峒墟在“州西北八十里”。
①西魏废帝三年(554)改江州置,治所在汊川郡(今湖北汉川县东南十里)。南朝陈末废。②隋大业初改复州置,治所在沔阳县(今湖北仙桃市西南沔城镇)。寻改为沔阳郡。③唐武德四年(621)置,治所在汉阳县(今
唐置,属羁縻悦州。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境。后废。
一名斤城。 为东安国都。 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北。《新唐书· 西域传》: 东安 “治喝汗城, 亦曰斤”。 唐显庆中置木鹿州于此。
即广武镇。在今蒙古国东南苏赫巴托省南境。金幼孜 《北征后录》: 明永乐十二年(1414),成祖亲征阿鲁台,五月 “次广武镇,即哈剌莽来”。
①五代方镇名。后晋置,治所在府州府谷县(今陕西府谷县)。后汉废。后周复置,北宋崇宁元年(1102)改为靖康军。②北宋乾德四年(966)改灌州置,属西川路。治所在灌口镇(今四川都江堰市)。辖境相当今四川
即今贵州桐梓县北三元乡。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31桐梓县:“三元坝在城北九十里。”
①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北二十里。《寰宇记》卷105贵池县:杨叶洲“在县西北二十里大江中。长五里,阔三里,状如杨叶”。②在今江西彭泽县东北。唐杜佑《通典》卷182江州彭泽县:有杨叶洲。《寰宇记》卷111江州
亦作兀剌海城、兀郎海城。西夏建,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后旗西南狼山隘口。《元史·太祖纪》:二年 (1207),“再征西夏,克斡罗孩城”。四年(1209) 又攻西夏,“克兀剌海城”。即“兀剌海城”。
又称木稀峰。在今贵州毕节市东四十里。《方舆纪要》卷123毕节卫:木稀山“崖陡峻,石磴崎岖,仅容一马,设关以守其险”。
在今浙江桐庐县西北。宋《景定严州续志》卷9分水县:百圣岩“在县(今分水镇)东十五里定安乡,其高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