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川
即丹水。在今陕西宜川县西南。《方舆纪要》卷57宜川县:丹阳川“蒲川水自鄜州洛川县来, 流入丹阳川, 川口有赤石, 因曰赤石川”。
即丹水。在今陕西宜川县西南。《方舆纪要》卷57宜川县:丹阳川“蒲川水自鄜州洛川县来, 流入丹阳川, 川口有赤石, 因曰赤石川”。
亦作台庄。即今山东枣庄市东南台儿庄镇。清时有兖州参将驻此,以卫漕渠。1938年与日本侵略军激战于此,大获全胜。史称台儿庄大战。区片名。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东南部。区人民政府驻地。属运河街道办事处。人
即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东北木树乡。清严如熤《苗疆道路考》9:“由松桃北卡落、长冲苗路,经由水田坝、洞口一带至木树汛,对面为永绥苗寨,路亦崎岖。”
在今云南丘北县北。《清一统志 · 广西州》: 革龙山 “明末沙定洲遁归,屯田此山,李定国围三年乃克之。今城址尚存”。为通泸西要路。
又称西路中左翼右旗。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设,属蒙古扎萨克图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库苏古尔省新依德尔北。
唐置,属维州。在今四川理县东北。《新唐书·地理志》 保州:“东至维州风流镇四十五里也。”
唐武德八年(625)改恭州置,治所在朱提县(今云南昭通市境)。辖境约当今云南昭通市和鲁甸县地。天宝后地入南诏,徙置于今四川宜宾县安边西南七十里。唐末废。唐羁縻州。武德八年(625年)改恭州置,治朱提县
又名李氏陂、广仁池。在今河南郑州市东四里。《新唐书·地理志》 郑州管城县:“有仆射陂,后魏孝文帝赐仆射李冲。因以为名。天宝六年更名广仁池,禁渔采。”后名城湖,为郑县胜景。在今河南省郑州市东。《元和郡县
一名渔水。在今天津市南半里。《方舆纪要》卷11蓟州:龙池河“源自州北卢而岭口流入,南合遵化县之梨河”。《清一统志·顺天府一》:龙池河“源出州北之鹅台,下潴为鹅湖,南流经州城西,又东南入沽河”。
即今湖北汉川县西南五十六里脉旺镇。旧属沔阳县。清有把总驻防。在湖北省汉川市西南部、汉水北岸。面积48平方千米。人口4.5万。镇人民政府驻脉旺,人口1.1万。因汉水堤南岸朝雾笼罩,以“脉气旺盛”之意得名
又作那拉河。即今俄罗斯阿穆尔州东北、谢列姆扎河支流诺腊河。《清一统志·黑龙江》 “英克河”条下:纳喇河“在(黑龙江)城东北一千二百里,俱出东北兴安岭,南流入西林穆丹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