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丹阳镇

丹阳镇

①北宋置,属当涂县。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北五十里。为汉丹阳县治故址。现一镇分属二省,南镇属安徽当涂县,北镇属江苏江宁县。

②即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丹洲镇。《明史·地理志》 怀远县:“万历十九年移治丹阳镇。”即此。


(1)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西南部、鸡笼山南麓,丹阳河源地,西、南邻安徽省。面积64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小丹阳镇,人口8000。秦设丹阳县于此。汉因丹阳郡治在今安徽省宣州市,故称小丹杨。隋代改称小丹阳。1949年置小丹阳镇。1956年改置小丹阳乡。1957年山岗、兴隆二乡省入,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丹阳乡,1987年改置丹阳镇。产稻、小麦、油菜籽、薯类,盛产松、杉、茶、果。有铁、钾长石等矿产。有农机、粮油加工、采矿、纺织等厂。宁小、常当公路经此。(2)在安徽省当涂县东北部。面积58.2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小丹阳,人口 1600。因秦为丹阳县治所,故名。1949年为丹阳镇,1958年成立丹阳公社,1983年复置丹阳镇。产稻、小麦、油菜籽、甘薯。有林场、茶园、果园等。水产养殖业兴盛。有轧钢、农机、水泥预制件、人造革、食品加工、酿酒等厂。镇区沿丹阳新河和公路分布。为县境古镇。镇中以一巷之隔分属皖、苏两省。当溧、当江公路交会于此。丹阳新河航运通姑溪河。(3)在福建省连江县北部。面积112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丹阳,人口 5020。古枫树成林,秋季火红一片,故名。1958年设丹阳公社,1984年置镇。盛产茶叶、香菇。有制茶、石板材、农机、发电等厂。104国道经此。古迹有朱熹讲学堂、唐宝林寺。


猜你喜欢

  • 曹仁镇

    在今山东临清市南八里。《清一统志·临清州》 引 《州志》 说: “宋时尝移临清县治曹仁镇。今会通渠南宋旧城是。”古镇名。在今山东省临清市南。宋时常徙临清县治此。《金史·地理志》:恩州临清县有曹仁镇,即

  • 西盟

    清光绪十八年(1892)置西盟土把总,属镇边直属厅。治所即今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拉祜语“西盟”意即金子。另说“西”取自族名拉祜西,“盟”即歃血盟誓,拉祜、佤、傣、傈僳各族在镇边厅治所之西盟誓, 因名西

  • 大黄集

    即今山东菏泽市西南大黄集乡。旧属东明县。洪宪元年(1916) 《最新大中华帝国道县形势全图》:直隶省东明县东南有大黄集。

  • 封兴县

    东晋置,属晋康郡。治所在今广东封开县东北。南朝梁属梁信郡。隋属封州,大业初废入封川县。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后又废。古县名。晋末置,治今广东省封开县东北。属晋康郡。南朝宋改属苍梧郡。隋大业初废

  • 修仁水

    即今广东南雄县东南之主田水。《元丰九域志》 卷9: 始兴县有修仁水。《舆地纪胜》 卷93南雄州: 修仁水 “在城南二十里。齐范云为始兴太守至此赋诗”。古水名。源出今江西省龙南县界,西流至广东省韶关市曲

  • 木龙洞

    在今广西桂林市伏波山。《方舆纪要》卷107临桂县:木龙洞“在城东癸水门外。《志》云:洞北去伏波岩四百步许,西望叠彩岩百步许,孔道通行,如砥如矢,驱车飞盖,绰然有余,旁复有小洞相通”。

  • 临淮郡

    ①西汉置,治所在徐县 (今江苏泗洪县南大徐台子)。辖境相当今江苏盱眙、泗洪、睢宁、宿迁、淮阴、淮安、涟水、洪泽、建湖、阜宁、盐城、兴化、东台、泰州、姜堰、泰兴、海安、六合及安徽天长、明光等市县地。东汉

  • 徐乡县

    西汉置,属东莱郡。治所在今山东龙口市东北三十里乡城。以徐福求仙为名。元延元年(前12) 成帝封胶东共王子炔为徐乡侯,即此。东汉省。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龙口市西南,属东莱郡。东汉时废。

  • 思王县

    唐武德三年 (620) 置,属思州。治所在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据 《元和志》 卷30思王县: “相传云汉时陈丘为牂柯太守,阻兵保据思邛水。汉将夜郎王数万,破丘于此,安抚百胜,时人思慕,遂为县

  • 谈稿 (稾) 县

    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 置,属牂柯郡。治所在今云南富源与贵州盘县间。三国蜀废。西晋复置,属建宁郡。南朝梁末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