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观
①在今陕西勉县东北云梦山。《清一统志·汉中府一》:云梦山“在褒城县西北。俗名观山。最高处有云台观”。
②在今陕西华阴市南八里。《宋史·隐逸上·陈抟传》:陈抟隐居武当山九室岩,“移居华山云台观”。即此。《清一统志·同州府二》 引《华阴县志》:“云台观以云台峰名。有二:其一北周为道士焦道广建;其一宋建隆二年为陈抟建。”
①在今陕西勉县东北云梦山。《清一统志·汉中府一》:云梦山“在褒城县西北。俗名观山。最高处有云台观”。
②在今陕西华阴市南八里。《宋史·隐逸上·陈抟传》:陈抟隐居武当山九室岩,“移居华山云台观”。即此。《清一统志·同州府二》 引《华阴县志》:“云台观以云台峰名。有二:其一北周为道士焦道广建;其一宋建隆二年为陈抟建。”
在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平头乡南。《方舆纪要》卷122铜仁府平头著可司:甘梗泉“在司(今平头乡)南石崖中,一泉涌出,清浊分流,居人资以灌溉”。
即今西藏尼玛县西南当惹雍错。清末辛亥年版《西藏新志》卷上:“当拉裕穆湖,为西藏北部群湖中最大者。在扎什伦布之北,湖水稍带黑色。中央甚狭,两岸相逼为地峡,南北两部扩张,恰如葫芦形。”
即今四川双流县西南黄水镇。清嘉庆《双流县志》 卷2 《驿传》: 黄水河站 “在治南十五里”。
北魏太和中置,治所在安德县(今山东平原县东北)。辖境相当今山东德州、陵县、平原等市县地。隋开皇三年(583)废。北魏太和中置,治安德县(今山东陵县东南)。辖境相当今山东省平原、陵县、德州等县市。寻并入
在今河北平山县北。该地发现中山国故城遗址。
元至元二十年(1283)置,治所在今贵州黎平县西南。至治二年(1322)废。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置,治今贵州省黎平县西南。至治二年(1322年)废。
西汉置,属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肥成市北老城。东汉属济北国,寻省入卢县。三国魏复置,西晋废。即“肥城县”。
即今哈萨克斯坦境之巴尔喀什湖 (或说即里海)。《隋书·铁勒传》: “得嶷海东西有苏路羯、三索咽、蔑促、隆忽等诸姓八千余。”
元至元十四年 (1277) 改荆门军置,属荆湖北道宣慰司。治所在当阳县 (今湖北当阳市)。十五年 (1278) 移治长林县 (今湖北荆门市),降为荆门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荆门军置,治当阳县
一名浙源山。即今安徽休宁县西南一百六十里的率山。《寰宇记》 卷104休宁县于率山后,又云:“浙溪水出浙岭下,至县西一百一十里。《汉书·地理志》 云,浙江北经黟县下,东入海,即此溪也。”此为误证 《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