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五华县

五华县

1914年改长乐县置,属广东潮循道。治所在今广东五华县西北华城镇。以县北五华山为名。1920年直属广东省。1952年迁治水寨镇(今五华县)。


在广东省东部、梅州市西南,梅江上游。属梅州市。面积 3220 平方千米。人口119.5万。辖30镇。县人民政府驻水寨镇。初名长乐,据传南越王赵佗曾在旧治华城筑长乐台得名。后因华城北有五华山而得名五华。东晋后为东官郡兴宁县地。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析置长乐县,治华城,属循州。元仍之。明属惠州府。清初仍之,雍正十一年(1733年)改属嘉应直隶州。1914年因与福建长乐县重名,改五华县。1914年属潮循道。1920年属广东省。1949年属兴梅专区。1952年属粤东行政区,县治由华城迁水寨。1956年属汕头专区,1965年属梅县专区,1970年属梅县地区,1988年改属梅州市。地处梅江及其支流五华河上游谷地。地势周高中低,西部的七目嶂海拔1318米,是县最高峰。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中部偏东多丘陵广谷,谷中有小片平地。主产稻,并产甘薯、木薯、烟草、花生、大豆、黄麻、甘蔗、水果等。特产长乐烧酒、华城细核荔枝、全和杨桃、双华板栗、棉洋桃驳果等。富萤石,并有钨、钼、锡、铅、锌、钾长石、煤等矿。工业有机械、建材、食品、冶金、电力、林化、工艺品等厂。铁器、石雕、木刻、竹器编织等工艺有名。广梅汕铁路横贯县北,205国道和惠水、华五、华中、安前等公路纵横县境。琴江在水寨以下可通航。古迹有长乐学宫、狮雄山塔、英烈庙等。


猜你喜欢

  • 栗园

    ①在今北京市丰台区栗园。《辽史·百官志》: 南京栗园司 “典南京栗园”。即此。②在今河北固安县界。《方舆纪要》 卷11固安县引 《括地志》: “固安之栗,天下称之为御栗,因有栗园。” 北魏孝昌三年 (

  • 五乡碶市

    即今浙江鄞县东五乡镇。清光绪《鄞县志》卷2《市镇》:五乡碶“距城三十里”。明嘉靖间该地有东碶桥、西碶桥、皎碶桥、江碶桥、鄮碶桥等五座碶桥,总名五乡碶。因此得名。

  • 斜阶水

    亦名邪阶水。即今广东始兴县南清化河。《舆地纪胜》 卷93南雄州: 斜阶水 “在始兴县南 一百三十五里。源出韶州翁源县西北丹桂岭,流入县西一十五里与保水合”。《方舆纪要》 卷102始兴县: 斜阶水 “在

  • 环州甸

    即今云南武定县西北环州乡。明嘉靖四十四年 (1565) 置环州甸土舍。

  • 达隆宗

    ①亦名边坝宗。在今西藏边坝县东南。清乾隆《卫藏通志》卷15:“边坝即达隆宗。”②即打隆宗。今西藏浪卡子县东南打隆。清乾隆《卫藏通志》卷3《山川》:“达隆宗,即边坝,又名宾巴。”

  • 梁县

    ①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汝州市西四十里汝水南岸石台村。西汉属河南郡。北魏孝昌三年 (527) 属汝北郡。北齐属汝阴郡。隋属襄城郡。唐贞观元年 (627) 废。②唐贞观元年 (627) 改承休县置

  • 长门川

    在今青海乐都县西。《水经·河水注》:湟水“又东, 吐那孤、长门两川,南流入湟水”。清康熙《碾伯所志》:长门川“在所治西,流入湟水”。

  • 六峰山

    在今安徽贵池市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27贵池县:六峰山“有六峰竞秀”。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城西侧。海拔约180米,有龙头、凤尾、龟背、芙蓉、冲霄、鹤立等六峰。有诗曰:“一山圆如蒟,跗萼环诸峰。峰峰

  • 遂江

    即今江西遂川县南遂川江。《方舆纪要》 卷87吉安府龙泉县: 遂水 “在县治南。源出左右二溪,历八十四滩入于赣江。《志》 云,左溪有二源: 一出湖广郴州桂阳崛渡,一出南安府上犹县之大林,至南江口而合,经

  • 龙华江墟

    即今江西南康县北龙华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8:南康县北有龙华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