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伊犁河

伊犁河

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及哈萨克斯坦东北部,注入巴尔喀什湖。《清一统志·伊犁》:伊犁河“古曰伊列河,亦曰伊丽河,又曰帝帝河,即今伊犁河也。东源为空格斯河,西南源为特克斯河,东北源为哈什河,合而西流,名伊犁河。源流共长一千四百里。准部巨川也。南北支流不一,北侧固尔扎河、古尔班察罕水、阿里玛图河、策集河,南侧呼那海博拉河、古尔班哈尔奇拉河,左右交注,合而西流,四百余里,折西北流,又四百余里,南会支河,北行二百里,入巴勒喀什池”。历属中国。清代属伊犁将军管辖。同治三年(1864)《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将图尔根河注入伊犁河以下河段及巴尔喀什湖划入俄境。而光绪七年(1881)《中俄伊犁条约》更改为以霍尔果斯河注入伊犁河以下河段划入俄境(今属哈萨克斯坦)。


古称伊利水、帝帝河、亦剌河等。伊犁,维吾尔语意为“湿润、舒适、爽快”。上游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有特克斯河、巩乃斯河、喀什河三源,均出天山,汇合后称伊犁河,流经昭苏、特克斯、巩留、伊宁、察布查尔等地,西流入哈萨克斯坦境内,注入巴尔喀什湖。全长约 1500 千米(中国境内441千米,流域面积为5.7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528米3/秒。河水由冰雪和雨水补给。是新疆水量最丰富的河流。两岸土地肥沃,为粮油瓜果之乡。建有十八座水库及多座水电站。


猜你喜欢

  • 开原县

    清康熙三年(1664)改三万卫置,属奉天府。治所在今辽宁开原市东北老城镇。民国初属奉天辽沈道。1929年直属辽宁省。伪满时于1939年移治孙家台,即今开原市。1988年改为开原市。古旧县名。清康熙三年

  • 剌和庄长官司

    明永乐四年 (1406) 置,直属云南都司。治所在今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西北八里拉河柱。“剌和庄” 为纳西语 “腊合卓” 的音变,意即竹园村。后废。

  • 茅冈寨

    亦名茅冈隘。在今湖南张家界市西北茅冈。《方舆纪要》 卷77永定卫: 茅冈寨 “明初伐蜀,周德兴引兵道此,克其隘”。

  • 双溪镇

    ①北宋置,属壁山县。在今四川璧山县西。②即今浙江余杭市西一百三十六里双溪乡。《方舆纪要》卷90:双溪镇“即双溪合流处也。自独松而南,此为要路”。③即今福建屏南县东北双溪镇。清雍正十二年(1734)置屏

  • 七格星

    在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有古代寺院遗址。

  • 珲春城

    清康熙五十三年 (1714) 建,置协领,属宁古塔副都统。即今吉林珲春市。光绪 《吉林通志》卷12: “珲春城,以水名。” 光绪七年 (1881) 改置珲春副都统。宣统元年 (1909) 改置珲春厅。

  • 官地寨

    金置,属泾川县。当在今甘肃泾川县境。

  • 会湾

    今辽东半岛西南海湾,南起大连市老铁山西北角,北至普兰店市西,为辽东半岛西部第一大澳。内有二湾,南曰金州湾,北曰亚当湾(即今普兰店湾),总称会湾。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4:“会湾者,老铁山以北之总称也

  • 阳三川

    在今甘肃庄浪县西。《明一统志》卷35平凉府:“阳三川在庄浪县西南七十里。山阳有三川,故名。”

  • 水帘岩

    在今浙江仙居县西南。《方舆纪要》卷92仙居县:水帘岩“在县西南四十五里。岩壁横峙,悬瀑如帘,下有石室甚深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