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会理县

会理县

1913年改会理州置,属建昌道。治所即今四川会理县。据《元史·地理志》 载:会川路“其地当征蛮之要冲,诸酋听会之所,故名”。会理当以此而名。1928年直属四川省。1939年属西康省。1955年属四川省。


在四川省南缘,南毗云南省。属凉山彝族自治州。面积 4521.5 平方千米。人口43.5万。辖6镇、44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其地当征蛮之要冲,诸酋听会之所,故名(会川)”(《元史·地理志》),会理亦当以此命名。西汉置会无县,属越嶲郡。南朝齐县废。唐上元二年(675年)改置会川县,属嶲州。天宝末入于南诏,置会川都督府。宋为大理国会川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置会川路;十七年置武安州,属会川路。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为会川府,并置会川千户所;二十五年升为会川卫,属四川都司;二十七年后废武安州。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于今会东县地置会理州。雍正六年(1728年)省会川卫,移会理州来治,属宁远府。1913年废州为会理县,属上川南道。翌年属建昌道。1928年属四川省,1939年属西康省。1950年属西昌专区。1955年西康省撤销,划入四川省。1968年属西昌地区,1978年改属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处川西南山地,北高南低,小相岭南以山地为主。东依鲁南山,西靠龙帚山。中为狭长山间盆地。城河源于县西,蜿蜒中部南入金沙江。锦川河源于中部,北流出境入安宁河。东部有鲹鱼河。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稻、小麦、玉米,并甘蔗、烤烟、油桐、花椒。所产小关河大石榴及无核柿著名。有煤、铜、铁、锡、锌、镍及花岗石矿。为全国闻名的多种有色金属基地。有采矿、水泥、农机、玻璃、陶瓷、木材加工、食品等工业。川云公路西线纵贯县境。有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巧渡金沙江纪念地皎平渡及会理会议会址。


猜你喜欢

  • 阆水

    ①又称阆江、阆中水。今四川嘉陵江流至阆中市一段名称。《三国志·蜀书·霍峻传》: 刘备以“峻守葭萌城……后 (刘) 璋将扶禁、向存等帅万余人由阆水上,攻围峻”。即此。唐杜甫 《阆水歌》:“嘉陵江色何所以

  • 祥云 (雲) 县

    1918年改云南县置,属云南腾越道。治所即今云南祥云县。《祥云县地名志》: “因历史上彩云南现,人以为祥,故名祥云。” 1929年直属云南省。

  • 四安镇

    又作泗安镇。北宋置,属长兴县。即今浙江长兴县西南五十四里泗安镇。以其保障吴兴、宜兴、广德、安吉四处,故名。《元史·伯颜传》:至元十二年(1275)十一月,“参政阿剌罕等为右军,以步骑自建康出四安”。即

  • 鼓楼镇

    北宋置,属盘石县。在今四川资中县西北七十里高楼场。

  • 莫村

    即今海南省临高县治。南宋绍兴初临高县迁治于此。《舆地纪胜》 卷124琼州: 临高县 “初治英邱,绍兴初迁于莫村”。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东。清咸丰元年(1851年)洪秀全设大本营于此。

  • 沂东县

    1940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沂水、莒县二县析置,治苏村(今山东沂南县东北苏村镇)。1948年撤销,并入沂水县。旧县名。山东抗日根据地设。1940年由沂水县东部及莒县西部置沂东办事处,治苏村(今属沂南县)

  • 恭水县

    唐贞观九年 (635) 置,为郎州治。治所即今贵州遵义市。十一年 (637) 废。十三年(639) 复置,为播州治。十四年 (640) 改名罗蒙县。

  • 阿思里

    故址或以为在今印度半岛西部沙漠地区。元汪大渊《岛夷志略》:“阿思里,极西南达国里之地,无山林之限,风起则飞沙扑面,人不敢行,居人编竹以蔽之。”

  • 窟说部

    又作屈设部。唐黑水靺鞨十六部之一。在今俄罗斯萨哈林岛 (库页岛)。开元属黑水都督府。《新唐书·黑水靺鞨传》: 郡利部 “东北行十日得窟说部,亦号屈设”。“拂涅、铁利、虞娄、越喜时时通中国,而郡利、屈设

  • 神臂山

    亦名神臂崖。在今四川合江县西北焦滩乡南长江边。《方舆纪要》 卷72泸州: 神臂山在 “州东八十里。亦曰神臂崖。北临江渚,险固可凭。宋淳祐三年,余玠迁州城于山上,所谓铁泸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