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会稽郡

会稽郡

①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置,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长江以南,上海市,浙江天台山、大盘山、仙霞岭以北及皖南一角。西汉时南扩至浙江、福建全省。东汉永建四年(129)徙治山阴县(今浙江绍兴市)。东汉末属扬州。南朝宋属东扬州。齐属扬州,梁复属东扬州。隋开皇九年(589)废。大业三年(607)复置。唐武德四年(621)改为越州,天宝元年(742)复改会稽郡。辖境缩小至相当今浙江浦阳江(浦江县除外)、甬江、曹娥江流域。乾元元年(758)复改越州。

②十六国西凉置,治所在会稽县(今甘肃玉门市西北玉门镇附近)。辖境相当今甘肃玉门市地。北周初改为晋昌郡。


(1)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置,治吴县(今江苏苏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长江以南,浙江省仙霞岭、牛头山、天台山以北和安徽省水阳江流域以东及新安江、率水流域地。西汉时扩大,相当今江苏省长江以南,茅山以东,浙江省大部(仅天目山和淳安以西小部地区除外)及福建省全省。东汉顺帝时移治山阴县(今浙江绍兴市)。其后辖境逐渐缩小。西晋太康初为国,永宁元年(301年)国除为郡。东晋咸和时复为国,南朝宋复为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大业三年(607年)又改越州置,治会稽县(今浙江绍兴市)。辖境相当今浙江省浦阳江(浦江县除外)、曹娥江及甬江流域。唐武德四年(621年)复为越州。天宝元年(742年)又为会稽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越州。后习惯上会稽郡仍为越州的别称。(2)十六国西凉置,治今甘肃省安西县境。辖境约今甘肃省安西县、敦煌市部分地区。北周废。


猜你喜欢

  • 延寿关

    在今河南偃师市南。《资治通鉴》:西晋永宁元年(301)齐王冏讨赵王伦,伦遣孙辅、李严帅兵七千,“自延寿关出”拒之,即此。在今河南省偃师市南。《资治通鉴》:西晋永宁元年(301年)齐王冏讨赵王伦,伦遣兵

  • 雪山关

    明置,属赤水卫。在今四川叙永县东南海风乡西雪山上。为蜀通滇黔要路。被誉为 “南来第一关”。《清一统志·叙永厅》: 雪山关 “在厅东一百里”。后废。今有古关遗址,呈长方形,南北寨门均题额 “雪山关”。

  • 胡鲁八兴站

    元置,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格林河口至库穆苏之间。元 《经世大典》: 辽阳行处行中书省所辖狗站有 “胡鲁八兴站”。明改虎把希站。

  • 章台 (臺)

    战国时筑,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长安故城西南隅。《史记· 楚世家》: 怀王三十年 (前299),楚王 “西至咸阳,朝章台”。又 《蔺相如传》:“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或谓章台,战国时诸侯宫

  • 勿赛气河卡伦

    清置,属宁古塔副都统。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兴凯湖西岸诺夫卡恰林斯克附近。民国魏声龢《鸡林旧闻录》:“湖(兴凯湖)西有勿赛气河卡伦。”后废。

  • 偏头千户所

    明成化十一年 (1475) 置,治所即今山西偏关县。清雍正三年 (1725) 改置偏关县。

  • 陕西行都指挥使司

    简称陕西行都司。明洪武十二年 (1379) 置,治所在庄浪卫 (今甘肃永登县)。二十六年 (1393) 移治甘州城 (今甘肃张掖市)。辖境约当今甘肃黄河以南及青海湟水流域。清雍正二年(1724) 废。

  • 华清池

    在今陕西临潼县城南骊山西北麓。初名骊山汤。秦始皇于此砌石起宇,汉武帝又加修饰。后为历代帝王巡幸沐浴之所。唐时在华清宫内,故名华清池。杨贵妃曾浴于此。白居易《长恨歌》:“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 京张铁路

    从北京丰台至河北张家口市,系京绥线的一段。全长201公里。由詹天佑主持修筑,清光绪三十一年 (1905) 动工,宣统元年 (1909) 竣工。旧铁路名。从北京丰台到河北省张家口。全长201千米。190

  • ①西周封国。姬姓。在今山西西南部。开国君主是周成王弟叔虞,建都于唐 (今山西翼城县西)。春秋初期,晋昭侯封叔父成师于曲沃 (今山西闻喜县东北),形成分裂局面,后为曲沃武公所统一。晋献公迁都于绛 (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