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芦舍寺
东汉建和元年 (147) 建,即今山西洪洞县东北霍山南麓广胜寺。唐改名广胜寺。
东汉建和元年 (147) 建,即今山西洪洞县东北霍山南麓广胜寺。唐改名广胜寺。
即今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 (抱由镇)。1936年于此置乐东县。
①在今浙江松阳县西南。《方舆纪要》卷94松阳县:大明山“在县西三十五里。亦曰留明山。高绝千仞,群峰罗列,涧水环绕,石磴萦纡,称为峻险”。②即大名山。又名镆鎁山。即今广西武鸣县东北大明山,与马山、上林接
即今湖北浠水县东南之浠水。《水经·江水注》:希水“出灊县霍山西麓。……西南流分为二水,枝津出焉。希水又南,积而为湖,谓之希湖。湖水又南流,径轪县东,而南流注于江”。
唐天宝元年 (742) 改荣州置,治所在旭川县 (今四川荣县)。辖境相当今四川荣县、威远二县及自贡市。乾元元年 (758) 复为荣州。唐天宝初改荣州置,治旭川县(今四川荣县)。辖境约相当今四川省荣县、
明洪武七年(1374)降凤州置,属汉中府。治所即今陕西凤县东北凤州镇。民国初属陕西汉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50年迁驻双石铺(今凤县)。在陕西省西部秦岭山区,西邻甘肃省。属宝鸡市。面积3187
清乾隆十八年(1753)设,属蒙古科布多。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乌布苏省乌布苏诺尔湖南。
西汉置,属云中郡,为西部都尉治。治所在今内蒙古清水河县西北喇嘛湾镇南拐子上古城。东汉改名箕陵县。东汉末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西北黄河东岸。为云中郡西部都尉治。东汉改名箕陵县,末年
即柴家集。今安徽阜南县北柴集镇。清乾隆《阜阳县志》 卷4: 柴家集在 “西乡六十里”。
在今青海平安县西小峡口,湟水南岸。清同治二年 (1863),回族首领马桂源等据险反,官军数日始克。
即今江西修水县东北梁口。《清一统志·南昌府二》: 梁口市 “在义宁州东四十里。旧置税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