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凤凰台

凤凰台

①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南。《宋书·符瑞志》:元嘉十四年(437),“大鸟二集秣陵民王��园中李树上,大如孔雀,头足小高,毛羽鲜明,文采五色……改鸟所集永昌里曰凤皇里”。宋《景定建康志》卷22:“凤凰台在保宁寺后……淳熙中留守范公成大重建,更榜曰凤凰台。”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皆此。

②在今山东泰安市北。《汉书·宣帝纪》:元康元年(前65),“凤凰集泰山”,故名。

③在今河南温县西。《清一统志·怀庆府二》:“在温县西十五里王羊店。《本草纲目》:‘远志,出温县西凤凰台下。’即此。今台基尚存。”

④在今河南温县北。《清一统志·怀庆府二》:“在温县北五里渠河。明嘉靖中,凤凰集于渠河东台。因名。”

⑤在今湖北罗田县西。《舆地纪胜》卷47蕲州:凤凰台“今罗田县西三十里亦有凤凰台”。

⑥在今湖北蕲春县北。《舆地纪胜》卷47蕲州:凤凰台“在蕲春县北凤凰山,即罗真人飞升之所。旧有一台,百鸟无栖止其上者”。

⑦在今湖北省鄂州市东。《明一统志》卷59武昌府:凤凰台“在虎头山。吴主因凤凰见,筑台于此,招周瑜、鲁肃以定建都之计”。

⑧在今云南洱源县城北。《方舆纪要》卷117浪穹县:凤凰台在“县治北。旧传施望欠诏所筑。台下有白沙井泉,味甘冽,亦施望欠所凿也”。

⑨即凤凰山。在今甘肃成县东南。


(1)古迹名。(1)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北登封门外。汉宣帝时,凤凰集泰山,故名。(2)南朝宋元嘉十四年(437年),大鸟二集秣陵民王顗园中李树上,“改鸟所集永昌里曰凤凰里”(《宋书·符瑞志》),后称为凤凰台,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南花盝岗。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即指此。(3)在今山东省东平县西。其平埌中土阜孤峙,似崇台旧基。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高宗诣阙里,经其地。有御制凤凰台春望诗。即此。(2)村名。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西部。属南张镇。人口1160。因凤凰台古迹得名。南宋末徐、葛两姓建村于凤凰台前,名为徐葛村;后改名台前庄,至清代又改称凤凰台至今。主产小麦、玉米、大豆。种植蔬菜,有果园。有公路通济宁。据考:北宋初新开赵王河时,河道经此,转弯处积土成高台,台上野花盛开,曾有风花台之称;后有道士筑室于台上,曾见有珍禽,其羽毛绚丽,栖于台上。于是募捐集资,于台上建庙,命名凤凰台。又精雕木质凤凰,置于庙内,以邀香火。清康熙帝南巡时,曾驻跸于此,吟诗寄兴。从此成为“济宁八景”之一,称“凤台夕照”。


猜你喜欢

  • 栖凤山

    在今湖北宣恩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82木册长官司: 栖凤山在 “司北十五里”。

  • 延贡砦

    唐置,属安仁县。在今四川大邑县东南二十里。《资治通鉴》:唐中和二年(882),高仁厚讨邛州阡能,至双流县西,得降者,悉抚谕书其背为“归顺”字,“至延贡可归”。即此。

  • 苏素海甸

    在今黑龙江省尚志市东南马延镇东南苇河、亮河一带。《金史·世纪》:“盃乃诱乌春兵度岭,世祖与遇于苏素海甸。……命肃宗及斜列、辞不失与之战。”

  • 大扒塘

    即今广西平乐县南四十五里大扒瑶族乡。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平乐县图:南有大扒塘。

  • 平海湾

    东海之海湾。在今福建莆田县东南兴化湾之南。湾口明置平海卫,因名。

  • 古郎山

    在今广西来宾县东南。《元和志》卷37循德县:古郎山“在县西(南)四十里”。《舆地纪胜》卷105象州:旧古郎城“在来宾县东南五十里,倚古郎山。周回一里。以山得名。《九域志》云:在古郎山”。

  • 白狗岭

    在今四川理县西境邛崃山。唐杜佑《通典》卷176维川郡:“西南到白狗岭六十二里。”《舆地纪胜》卷148威州:白狗岭“与雪山相连”。

  • 大雪山龙潭

    在今福建建瓯市西北。《方舆纪要》卷97建宁府:大雪山龙潭“在府西北。上有山,壁立千仞,飞泉泻空而下。潭侧空洞,常有风雷之声”。

  • 伏虞县

    隋开皇十八(598)改宣汉县置,属蓬州。治所在今四川仪陇县东。《寰宇记》卷139伏虞县:“以界内伏虞山为名。”大业初属清化郡。唐武德初属蓬州。开元末向西南移至消水河侧(在今仪陇县东八十里)。天宝初属咸

  • 金炽山

    在今陕西蒲城县西北三十里丰山之西。唐宪宗景陵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