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埠镇
即今浙江开化县西南三十里华埠镇。明置巡司于此。
在浙江省开化县东南部,东南邻常山县。面积105.4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华埠,人口1.5万。古为船埠,以繁华著称,因名。明代设巡检司,清有守备驻防。1934年置镇,1958年改公社,1980年复置镇。产稻、茶叶、蚕茧。有造纸、建材、机械、制药等厂。昔为开化县经济、交通中心。现为县南部经济重镇。商贸繁盛,农林物产多在此集散。205国道经此。镇北池淮口有“七七抗战纪念亭”。为清刑部尚书戴敦元故里。下界首有宋代龙窑遗址。
即今浙江开化县西南三十里华埠镇。明置巡司于此。
在浙江省开化县东南部,东南邻常山县。面积105.4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华埠,人口1.5万。古为船埠,以繁华著称,因名。明代设巡检司,清有守备驻防。1934年置镇,1958年改公社,1980年复置镇。产稻、茶叶、蚕茧。有造纸、建材、机械、制药等厂。昔为开化县经济、交通中心。现为县南部经济重镇。商贸繁盛,农林物产多在此集散。205国道经此。镇北池淮口有“七七抗战纪念亭”。为清刑部尚书戴敦元故里。下界首有宋代龙窑遗址。
1913年改安良厅置,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西安良。不久废入康定县。旧县名。1913年由安良厅改置,治安良坝(今四川康定县西安良);同年裁撤,并入康定县。原属川边特别区、西康省。1955年西康省撤销,划归
本名云峰山。即今湖北黄石市西东方山。《舆地纪胜》卷33兴国军:东方山“在大冶北三十里。《武昌志》云:汉东方朔之故隐也。今有东方寺,乃唐智隐禅师道场”。《明一统志》卷59武昌府:东方山“在武昌东界,故云
明初置,在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西。
在今云南姚安县北四十里。《清一统志·楚雄府》:龙马山“在姚州北四十里。叠嶂悬崖,壁立千仞。旧传雨霁时,有神马出没”。
在今浙江天台县天台山主峰华顶山南坡。《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崇祯五年(1632)三月十五日,“逾岭而入天封寺,寺在华顶峰下,为天台幽绝处”。
即今河北蔚县东北六十里白乐镇。清乾隆《宣化府志》卷10蔚州:东路有白乐站堡。同治《畿辅通志》卷52蔚州图:东北有白乐堡。
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方舆纪要》卷20江宁县“龙江关”条下:龙江驿“在金川门外十五里大江边。舟楫辐凑于此,为南北津要”。
自今山西大同市西南至口泉。长20.6公里。为京绥(今京包)铁路支线。1918年动工修筑,次年建成。为运煤专用。
又名衡漳故渎。在今河北曲周县东南。《元和志》卷15洺水县:衡漳故渎“俗名阿难渠,……盖魏将李阿难所导,故名”。
即今山东无棣县东北水湾镇。民国《无棣县志》卷2:水湾桥“在县东北三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