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口

南口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二十五里南口镇。地当居庸关之南,故名。北魏称下口,北齐称夏口,元始称南口。为京北要冲,历为兵家争战之地。《元史·札八儿火者传》: 太祖用兵中都,金人持居庸之塞守卫,令札八儿轻骑前导,“日暮入谷,黎明,诸军已在平地,疾趋南口,金鼓之声若自天下,金人犹睡未知也”。1926年奉、直二系与冯玉祥国民军剧战于此。


在北京市昌平县西部。当燕山山脉和华北平原交接处。因在居庸关南之口,故名。北魏曰下口,北齐曰夏口,元始称南口。明初筑有南口城,与居庸关及八达岭同为重要交通要冲。京包铁路经此。


猜你喜欢

  • 朱家庄

    在今天津市宝坻县西。《方舆纪要》卷11宝坻县:朱家庄“在县西十里。又西十里有崔家庄,皆当往来通道”。

  • 莘城

    即有莘氏故址。在今陕西合阳县东南。周武王母太姒为莘国女。《诗经·大雅·大明》: “缵女惟莘。” 即此。区片名。在山东省莘县北部偏东、徒骇河左岸。面积75平方千米。人口8.8万。县人民政府驻地。西汉置阳

  • 博辽县

    唐贞观五年 (631) 置,属琼州。治所在今海南省万宁县南。寻属崖州。龙朔二年 (662) 属万安州。唐末废。古县名。唐贞观五年(631年)置,治今海南省万宁市南,属万安州。唐末废。

  • 拉巴随城

    即今西藏加查县西南拉绥。《清一统志 ·西藏》 卫地诸城: 拉巴随城 “在喇萨东南四百四十里”。拉巴随又作拉岁、拉载。清雍正年间置,在今西藏自治区加查县西南拉绥区。

  • 昆阳州

    元至元十二年 (1275) 改巨桥万户置,属中庆路。治所在巨桥城 (今云南晋宁县东南四里堡孜)。明属云南府,正德四年 (1509) 迁治今晋宁县治昆阳镇。崇祯七年 (1634) 迁治今晋宁县西南二里大

  • 静边砦

    北宋天禧二年 (1018) 置,属德顺军。在今甘肃静宁县东南。金改为静边县,寻复为砦,属通边县。元废。

  • 尹卯垒

    在今山东东阿县东南。《资治通鉴》:南朝宋永初三年(422),“魏主遣中领军代人娥清、期思侯柔然闾大肥将兵七千人会周几、叔孙建南渡河,军于碻磝。癸未,兖州刺史徐琰弃尹卯南走”。景平元年(423),“道济

  • 三吴

    古地区名。三国吴韦昭著有《三吴郡国志》,其书久佚,所指“三吴”不详。其后说法不一: 《水经注》以吴郡、吴兴、会稽三郡为三吴,相当今江苏太湖以东、以南和浙江绍兴、宁波一带;唐杜佑《通典》、《元和志》以吴

  • 绵阳县

    1913年改绵州置,属四川西川道。治所即今四川绵阳市。以治地在绵山之阳故名。1928年直属四川省。城濒涪江西岸,为水陆冲要,自剑阁而南,至此地势始平,为川西著名大县。昔有 “蜀道咽喉”,“剑门锁钥”

  • 马桥古文化遗址

    在今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东俞塘村。1959年底发现, 1960、1966年两次发掘揭开遗地面积2600平方米,含三层文化遗存:上层为晚期几何印纹陶文化,出土各类印纹硬陶壶和原始青瓷器,属春秋战国年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