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召县

南召县

明成化十二年 (1476) 析南阳县北部置,属南阳府。治所在南召堡 (今河南南召县东五十六里云阳镇)。清顺治十七年 (1660) 废。雍正十二年 (1734) 复置。民国初属河南汝阳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7年徙治李青店 (今南召县治)。


在河南省西南部。属南阳市。面积 2925 平方千米。人口59.9万。辖8镇、8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析南阳县北部置南召县(治今南召县云阳镇),属南阳府。因县城东北隅有南召堡(今南召店)而得名。《大明一统志》:“因地有南召店,故名。”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废南召县,雍正十二年(1734年)复置。1913年属豫南道,1914年属汝阳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县人民政府迁至李青店(即今南召县城)。1969年属南阳地区,1994年属南阳市。地处伏牛山东南麓,南阳盆地北缘,白河及其支流黄鸭河、鸭河、空山河、松河流经境内,注入东南部的鸭河口水库。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稻、甘薯、花生为主。柞蚕丝有名。矿产有金、银、铜、铝土、磁铁、煤等。工业有建材、纺织、食品、机械、化工、工艺美术等。焦柳铁路、郑南西线公路经过东部,207国道纵穿中部。名胜古迹有杏花山猿人遗址、丹霞寺、仙人洞、百尺潭、九龙沟风景区等。县境西部有牧虎顶自然保护区。


猜你喜欢

  • 胥江站

    元置,在今广东三水市北芦苞镇。明称胥江街,置巡司于此。元置,在今广东省三水市北。明洪武初于此置胥江巡检司。

  • 湖镇市

    即今浙江龙游县东湖镇。《方舆纪要》 卷93龙游县: 湖镇市在 “县东三十里。路出兰溪,有湖镇巡司,明初置”。

  • 安阳城

    ①在今山东曹县东。《史记·项羽本纪》:宋义救赵,“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又,《傅宽传》:傅宽“从攻安阳、杠里”。《正义》谓“今宋州楚丘县西十里安阳故城是也”。②在今河南陕县东南硖石乡西四十里。《

  • 周口店

    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八里。其村西两座小山因盛产龙骨而名龙骨山。1929年在此发现距今六十九万年的中国猿人遗址。继之又发现了距今五万年的山顶洞人遗址,成为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基地。集镇名。在北京市房山区中

  • 孝义厅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析咸宁、蓝田、镇安三县地置,属西安府。治所在大山岔(今陕西柞水县北三十里)。嘉庆七年(1802)移治旧县关(今柞水县)。1913年改为孝义县。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析咸

  • 乾侯

    春秋晋邑。在今河北成安县东南。《春秋》:昭公二十八年 (前514),“公如晋,次于乾侯”。杜注: “乾侯在魏郡斥丘县,晋境内邑。”古邑名。春秋晋邑。在今河北省成安县东南。《春秋》昭公二十八年(前514

  • 木贡村

    即今湖北恩施市西北六十八里沐抚镇。清乾隆时移县丞驻此。

  • 白石墟

    即今广东云浮市西南白石镇,在白石河之滨。清设汛,有把总驻防。

  • 冶河

    即古绵蔓水。源出山西寿阳,东径平定县、河北井陉县,北入滹沱河。《清一统志·正定府一》:冶河“源出山西平定州,东流为绵蔓水,入府境径井陉县南,又东与甘沟河会,径井陉县东之东冶村,又北入平山县西之西冶村,

  • 建忠郡

    北魏永安元年 (528) 置,属北雍州。治所在三原县 (今陕西淳化县东嵯峨山北)。永安元年(528) 随县移治今陕西三原县北清水峪。辖境相当今陕西三原县地。北周建德二年 (573) 废。北魏孝昌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