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镇
①在今河北文安县西北。清 《日下旧闻考》卷121保定县: 南镇 “在城 (今文安县西北新镇) 南十八里。按 《保定县志》: 南镇为南北往来孔道,河流环绕,岸有古柏横接如桥,行者便之。《邑志》 谓之柏桥古渡”。
②即今山东高唐县南南镇。清末西捻军在此遭清军阻击。
村名。在福建省福鼎市东部、沙埕港口南岸。属沙埕镇。人口 5900。为镇守要地,故名。产带鱼、大黄鱼、对虾、海带。有造船、水产加工等厂。水运通县城。古迹有明烟墩和城堡遗址。
①在今河北文安县西北。清 《日下旧闻考》卷121保定县: 南镇 “在城 (今文安县西北新镇) 南十八里。按 《保定县志》: 南镇为南北往来孔道,河流环绕,岸有古柏横接如桥,行者便之。《邑志》 谓之柏桥古渡”。
②即今山东高唐县南南镇。清末西捻军在此遭清军阻击。
村名。在福建省福鼎市东部、沙埕港口南岸。属沙埕镇。人口 5900。为镇守要地,故名。产带鱼、大黄鱼、对虾、海带。有造船、水产加工等厂。水运通县城。古迹有明烟墩和城堡遗址。
即今贵州兴义市西南一百四十里棒鲊镇。清于此设棒鲊巡司。
在今安徽宣州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28宣城县: 句溪 “又北三里至汊河,与宛溪合。其东岸为新城渡”。明设鱼潭河泊所于此。《清一统志·宁国府二》: 河泊所“有二: 鱼潭所在宣城县东北三里三汊河口。明嘉
又作随州县。明置,在今朝鲜咸镜北道钟城。明 《辽东志》 卷9: 开原东陆路至朝鲜后门有“随州县”。后废。
①在今安徽霍山县西南五十里大化坪镇境内。《方舆纪要》 卷26霍山县 “梅子关” 条下: “又县西南五十里有金鸡关,南北两关对峙,路出英山。皆昔时戍守处。”②一名鸡栋关。在今四川雅安市东北金鸡山金鸡村。
亦作凯过河。即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之梅江 (秀山河)。《明史·地理志》 邑梅洞长官司: “北有凯歌河,一名买赛河,从贵州平头著可司流入,东入酉阳司界。”
在今广西罗城么佬族自治县西天河镇西二十里。南宋嘉熙元年 (1237) 天河县迁治于此。
在今广西隆安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10隆安县:可泸江在“县东南七十里,与武缘县接界。流入宣化县界,合大江。可通舟楫”。
北宋以故马岭县置,属通远县。即今甘肃庆阳县西北马岭镇。(1)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浦县北部、荔浦河支流马岭河北岸。面积143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人民政府驻马岭街,人口2900。因地形似马,故名。19
在今新疆墨玉县南。《新唐书·地理志》引贾耽《四夷路程》:“于阗西五十里有苇关。”即此。
即猛省。今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东北勐省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