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卢沟桥

卢沟桥

一作芦沟桥。在今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上。永定河旧名卢沟河,桥以河得名。辽代为木桥或浮桥,《宣和乙巳奉行使程录》:“卢沟河水极湍激,每候水浅深,置小桥以渡,岁以为常。近年于此河两岸造浮梁。”金改建石桥,《金史·河渠志》:大定二十九年(1189)六月,“复以涉者病河流湍急,诏命造舟,既而更命建石桥。明昌三年敕命曰广利”。元延祐四年(1317),于卢沟桥置巡检司。明、清时皆曾重修。今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桥下有十一拱卷,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石桥。桥面石栏杆头雕刻有千姿百态的石狮子。为燕京八景之一,清乾隆题书“卢沟晓月”。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在此发动战争,爆发了举世闻名的“卢沟桥事变”。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又称芦沟桥。在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镇,跨永定河。因永定河旧称卢沟河得名。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以京师中都城西南卢沟河渡口为南北往来津要,始建石桥。明昌三年(1192年)建成,名广利桥。元改今名。《元史·文宗纪》:天历元年(1328年),脱脱木儿等“转战至卢沟桥,忽剌台被创,据桥而宿”,即此。明正统九年(1444年)、弘治三年(1490年)相继重修。清康熙七年(1668年)河溢桥圮,次年重修。1968年加固桥体、展宽桥面。全长 266.5 米,桥面宽 7.5 米,共11孔,为华北地区最长的古代石拱桥。桥身两旁石栏杆望柱上精雕大小石狮485个,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桥东碑亭立有清乾隆御笔“卢沟晓月”碑。1937年7月7日日军经此侵入桥东旧宛平县城,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从而爆发全面抗战。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卢 沟 桥


猜你喜欢

  • 高吴

    即高鱼。在今山东郓城县北。《旧五代史·梁书 · 太祖纪一》: 乾宁二年 (895),“遣朱友恭帅师复伐兖,遂堑而围之。未几,朱瑄自郓率步骑援粮入于兖,友恭设伏以败之,尽夺其饷于高吴”。

  • 硖石湖

    在今浙江海宁市。《方舆纪要》 卷90海宁县: 硖石山 “一名紫微山,其并峙者曰赞山,两山相夹,中通河流,曰硖石湖”。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三十五年 (1556) 倭寇两次侵犯硖石,均停泊于此。

  • 大昆仑镇

    在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城西南十六里,昆仑山之东,孝妇河之西。明代已成为重要村镇,称为昆仑店。清初为区别小昆仑改称大昆仑。

  • 千金镇

    ①唐置,在今广西钦州市西南。《资治通鉴》:唐长庆三年(823)秋,“邕州奏黄洞蛮破钦州千金镇,刺史杨屿奔石南砦”。胡三省注:“千金镇,当在钦州西南。”②在今河南邓州市西。《宋史·范致虚传》:靖康二年(

  • 古井坝

    即今四川三台县西南古井镇。清嘉庆《四川通志》卷29三台县:古井坝“在县西南四十里”。

  • 时曲

    即洄曲。在今河南漯河市沙河与澧河会流处下游一带。《资治通鉴》:唐元和十年(815),“李光颜奏败淮西兵于时曲”。胡三省注:“时曲,在陈州殷水县西南。”古水名。又称洄曲。在今河南省漯河市沙河与澧河会流处

  • 渌州

    辽改渤海国西京鸭绿府置,属辽阳府。治所在弘闻县 (今吉林临江市)。因鸭渌水而名。辖境约当今吉林临江、白山二市,抚松县及朝鲜慈城郡一带。末年废。辽改渤海国西京鸭绿府置,治弘闻县(今吉林临江市)。末年废。

  • 欠马州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境。《寰宇记》卷77雅州:“吐蕃国师马定德并笼官马德唐等部落在欠马州安置。”即此。北宋属雅州。后废。

  • 安谷镇

    在今陕西耀县西北。宋敏求《长安志》卷19:“安谷镇,在(华原)县西北八十里。”《清一统志·西安府三》 引《耀州志》:“照金山西北为七里川,即古安谷镇地。”(1)古镇名。在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西北。北宋

  • 沤江

    ①在今湖南茶陵县东南。《方舆纪要》卷80茶陵州“颜江”条下:“又沤江出百丈山,西流四十里,亦达洣。”②又名澄江、淇江。亦名泸渡江。即今湖南资兴市东南沤江。《清一统志·郴州一》:沤江“源出桂东县界,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