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阳郡
①南朝陈天嘉元年(560)置,治所在卢阳县(今湖南汝城县西南)。辖卢阳一县,相当今湖南汝城、桂东二县地。隋初废。
②唐天宝元年(742)改锦州置,治所在卢阳县(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西南七十五里杜壤)。辖境相当今湖南凤凰县、麻阳苗族自治县和贵州铜仁县地。乾元元年(758)复改锦州。
南朝陈天嘉元年(560年)置,治卢阳县(今湖南汝城县西南)。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汝城县一带。隋开皇中废。
①南朝陈天嘉元年(560)置,治所在卢阳县(今湖南汝城县西南)。辖卢阳一县,相当今湖南汝城、桂东二县地。隋初废。
②唐天宝元年(742)改锦州置,治所在卢阳县(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西南七十五里杜壤)。辖境相当今湖南凤凰县、麻阳苗族自治县和贵州铜仁县地。乾元元年(758)复改锦州。
南朝陈天嘉元年(560年)置,治卢阳县(今湖南汝城县西南)。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汝城县一带。隋开皇中废。
亦作白坛卫村。在今河北清苑县西南。《资治通鉴》:五代晋开运二年(945),败契丹兵于阳城,“晋军至白团卫村,埋鹿角为行寨。契丹围之数重”。即此。
在今青海贵德县西北黄河北岸一带。《后汉书·西羌传》:“自烧当至滇良,世居河北大允谷,种小人贫。”
在今湖南祁东县附近。旧属祁阳县,明曾于此置巡司。
一作春河。即今河南潢川县东春河。《水经·淮水注》:诏虞水“出南山,东北流,径诏虞亭东,而北入淠水(今白露河)”。
在今浙江兰溪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93浦江县: 密溪岩 “岩下爽垲宽平如堂宇,可容三百人。岩上有泉,四时如檐滴”。
在今山东定陶县北。《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蔡墨对魏献子曰: ‘昔有叔安, 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鬷
即今广东顺德市西北北滘镇。明万历《广东通志》卷16:顺德县有“北滘墟”。
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南一百二十里。《明一统志》卷33平茶洞长官司:岑仰山“在司治西。巍然拔秀,仰望可爱”。
《尚书·禹贡》: “莱夷作牧。” 《汉书·地理志》 注: “师古曰: ‘莱山之夷,地宜畜牧。’”《春秋》: 宣公七年 (前602),“公会齐侯伐莱”。杜注:“莱国,今东莱黄县。” 黄县在今山东龙口市东
在今陕西渭南市西。《新唐书·地理志》 京兆府渭南县: “西十里有游龙宫,开元二十五年更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