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藏河
即今甘肃岷县南迭藏河,为洮河支流。《方舆纪要》 卷60岷州卫: 叠藏河 “在卫城东门外,源出分水岭,下流入于洮河”。
即今甘肃岷县南迭藏河,为洮河支流。《方舆纪要》 卷60岷州卫: 叠藏河 “在卫城东门外,源出分水岭,下流入于洮河”。
在今云南永平县北二十里。《清一统志·永昌府》:上甸关“明初,置上甸定夷关巡司。后省”。
即今广西荔浦县南杜莫镇。明万历二年(1574)筑城置戍。《明史·地理志六》 永安州:“北有群峰寨土巡检司,后迁州西北杜莫寨。”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浦县东南杜莫镇。明时移群峰巡检司治此,万历二年(157
在今江西黎川县南。《方舆纪要》卷86建昌府新城县:七星涧水“出县南之福山,中有七石,因名。西流经县西南二十里之高台山,与西溪诸水合,折而北,至城南合黎水”。
在今广东平远县治大柘镇附近。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平远县图表:“又东超竹岭,其北大柘山,绵延而东南小柘山,去城南五十三里。”
即唐大明宫。在今陕西西安市北二里龙首原上。宋程大昌《雍录》卷3:“诸帝多居大明,或遇大礼大事,复在太极,……知太极尊于大明也。太极在西,故曰西内。大明在东,故曰东内。”唐高宗移居大明宫,因在太极宫之东
①西周国名。亦作有吕或甫。姜姓。在今河南南阳县西三十里。《国语·郑语》:史伯曰,“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宣王时改为甫。春秋时为楚所灭。②春秋晋大夫吕甥之邑,在今山西霍州市西南。《左传》:僖公二
在今河南尉氏县东北。《寰宇记》 卷1开封府尉氏县: “蓬池,在县北五里。按 《述征记》 曰:‘大梁西南九十里尉氏有蓬池。’ 阮籍有诗云,‘徘徊蓬池上,回首望大梁’。即此是也。”
①在今江西宁冈县东。《方舆纪要》 卷87吉安府永宁县: 鹅岭在 “县 (治今新城镇) 东五十里。双峰耸翠,左有巨石,其旁峰峦昂起如鹅项欲鸣,因名”。②又名峨岭。在今江西遂川县西南。《明一统志》卷56吉
在今浙江宁波市东北甬江入海口外。元 《延祐四明志》 卷7定海县: 游山 “在县 (今宁波市镇海区) 东二里海中”。
即妙应寺。在今北京市西城区阜城门内大街路北。因寺内有一座元代建筑的大型藏式佛塔,上下遍涂白垩,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