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兰山
一名都卢山。在今甘肃平凉市西南二十里。《十六国春秋辑补》卷64:夏赫连定胜光二年(429),“畋于阴槃,登岢兰山,望统万城而泣”。即此。《元和志》卷3:百泉县“可兰山,一名都卢山”。
一名都卢山。在今甘肃平凉市西南二十里。《十六国春秋辑补》卷64:夏赫连定胜光二年(429),“畋于阴槃,登岢兰山,望统万城而泣”。即此。《元和志》卷3:百泉县“可兰山,一名都卢山”。
在今安徽黟县南三十五里鱼亭镇西。有鱼亭水出山下,东入横江。《寰宇记》 卷 104 黟县: 鱼亭山 “在县南二十五里。每岁西江鱼船至祁门县舍舟登陆,止此东水次,淹留待船,故云鱼亭焉”。
即今山东安丘市东南临吾镇。旧属诸城县。光绪 《山东通志》 卷1诸城县图: 县西北有临浯集。
地区名。宋有荆湖南路、荆湖北路,合称“两湖”,相当于今湖南全境及湖北大部分地区。清代建有湖南、湖北两省,也合称“两湖”。即今湖南、湖北两省地。地区名。宋有荆湖南路、荆湖北路,合称“两湖”,相当于今湖南
在今四川垫江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69垫江县: 将军岩山在“县东南十里。山形陡峻,因名。《志》 云: 有二石柱,形若将军也”。
即越王山。在今福建长乐市东北三十里。《清一统志·福州府一》: 越迁山 “一名越王山”。
三国魏置,属新城郡。治所在今湖北竹溪县境。太和二年(228)属上庸郡。后废。西晋复置。南朝梁废。
元上罗计长官司、明上罗计堡。即今四川珙县南上罗镇。清乾隆《珙县志》卷1:上罗乡“南及西南,有上罗计旧场”。
明筑,属兴武守御千户所。即今宁夏灵武县东七十里磁窑堡镇。《方舆纪要》 卷62兴武所: 磁窑寨 “在所西。成化九年抚臣马文升议筑堡于此,以接灵州边界。从之。因置寨屯守”。
即今陕西渭南市东北四十里孝义镇。清《乾隆内府舆图》:渭南县东北有孝义镇。(1)在山西省文水县中南部。面积38.9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孝义,人口 5030。1949年属文水六区,1953
即今甘肃西峰市南萧金镇。北宋置萧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