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台中市

台中市

清光绪十三年(1887)置台湾县。1920年日本占领期间始置台中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仍设台中市,属台湾省。治所即今台湾省台中市。


在台湾省本岛中部。面积163.4平方千米。人口101.4万。是台湾省第三大城市。辖中、东、西、南、北、西屯、南屯、北屯等八区。市政府驻西区。旧名大墩街,原为高山族平埔人岸里社址。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氏治台时属天兴县,后属天兴州。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属诸罗县,五十五年大陆移民大量入垦。雍正元年(1723年)改属彰化县。光绪十三年(1887年)置台湾县,为台湾府治和台湾省省会,二十年迁省会于台北府。日占初改大墩为台中街,为台中县治。后废县设厅,改属台中厅。1920年始置台中市,属台中州。1945年光复后改为省辖市。1947年台中县西屯、南屯和北屯等乡并入本市。地处台中盆地中部。东有大湖山(451米)、头嵙山(859米),西有大肚山(301米)。筏子溪、旱溪、大里溪自北而南纵贯市区,至市南与乌溪合流。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市郊产稻、甘薯、甘蔗、花生、大豆、玉米、柑橘和烟草。为台湾中部的经济和交通中心。机械工业在全省占重要地位,化学、金属制品、制糖、罐头食品等工业也发达。第10号、12号省道连接南北高速公路。市区西北有飞机场。有中兴大学等大专院校。名胜古迹有中山公园、宝觉寺、府城旧址、慎斋堂和孔庙等,历年省佛法大会都在宝觉寺举行。


猜你喜欢

  • 苍耳河

    即今内蒙古翁牛特旗南、赤峰市东北之羊肠子河,为老哈河支流。《辽史·地理志》:上京临潢府有苍耳河。北宋沈括《熙宁使虏图抄》:“又二十里至中顿,顿傍苍耳河,河广三丈, 东流。”古水名。即今内蒙古自治区翁牛

  • 南阳村

    即今山西沁水县西南南阳村。《清一统志 ·泽州府 》: 南阳村 “在沁水县南五十里。宋岳忠武使将梁兴会两河忠义,与金兵战,胜于此”。1941—1947年晋冀鲁豫边区置沁南县治此。

  • 广孝泉

    在今山西永济市蒲州镇东南二里。古名舜井。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5: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幸舜庙,赐舜井名广孝泉”。在今山西省永济市蒲州镇东南。旧名舜井,东西相去四百步,泉脉相通。城

  • 九曲水

    在今广东新会市西南。清道光《新会县志》卷2:九曲水“在县西南三十里潭冈村南,西南流经梁家村出泷水口”,入熊海(今银洲湖)。

  • 西施山

    即土城山。在今浙江绍兴市东五云门外。《清一统志·绍兴府》:土城山“在会稽县东六里。《越绝书》:越王得西施,教习于北坛利邱里土城,三年而献吴。亦名西施山”。

  • 九曲寨

    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北。《资治通鉴》:唐兴元初,“(朱)泚遣张光晟将兵五千屯九曲,去东渭桥十余里”。

  • 勿谷寨土司

    清同治间置,属南坪营。在今四川南坪县南勿角乡。后废。

  • 南彭城郡

    东晋明帝时侨置于晋陵郡界内。治所在今江苏武进县西。隋废。

  • 黄草关

    ①在今山东昌乐县东南。《清一统志·青州府二》: “昌乐县东南方山之东,亦有黄草关。今名……小岩口。”②在今山东五莲县东,九仙山西北。《方舆纪要》卷35诸城县 “九仙山” 条: “今山西北兀子山南有大路

  • 榆林道

    1914年由陕北道改置,属陕西省。治榆林县 (今陕西榆林市)。辖境约当今陕西黄陵、宜君、洛川、黄龙、宜川以北,定边、横山、榆林、神木、府谷诸县市长城以南地区 (靖边以长城外宁条梁镇以南为界)。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