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和县
北周保定元年(561)置,属同和郡。治所在今甘肃岷县东北文斗乡。宣政元年(578)改名和政县。
古县名。北周保定元年(561年)置,治今甘肃省岷县东北。属同和郡。宣政元年(578年)改为和政县。
北周保定元年(561)置,属同和郡。治所在今甘肃岷县东北文斗乡。宣政元年(578)改名和政县。
古县名。北周保定元年(561年)置,治今甘肃省岷县东北。属同和郡。宣政元年(578年)改为和政县。
即今江苏盐城市西南秦南镇。清乾隆《淮安府志》 卷5盐城县: 秦南仓在 “县西南五十里”。
在今广东罗定县西。明万历五年 (1577) 设中路守备驻此。在今广东省罗定市西。明万历五年(1577年)设中路守备驻此。
在今云南曲靖市东北。《方舆纪要》卷114沾益州:阿幢桥“在州南百八十里,跨交水上。有巡司”。
①即阳乐河。今河北赤城县南红河。清光绪《畿辅通志》卷77:龙门河“源出龙门县(今赤城县西南龙关)西二十里娘子山北三里大龙王堂,水从地出数丈即伏至岩树下,汹涌薄,流数里又
唐开元前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甘洛或汉源、石棉县境。北宋以后废。
①唐贞元四年(788)改宿城县置,属郓州。治所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大和四年(830)改为天平县。②辽太祖以东平寨置,为同州治。治所在今辽宁开原市南四十里中固镇。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改为铜山县。③
在今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西部三发一带。清谢清高 《海录》 有专条记述。
在今江苏泗阳县东。《方舆纪要》卷22淮安府桃源县:马厂坡“在县东黄河南岸。明隆庆四年,大河决于此。万历中,因岗筑堤,以防溃决。《河防考》:马厂坡地势平漫,黄河涨,则从此入淮而淮淤;淮水涨,则从此分入河
即慕贺川。在今青海贵南县北木格滩。一说在青海都兰县西南巴隆附近。《魏书·吐谷浑传》:世祖时“慕利延死,树洛干子拾寅立,始邑于伏罗川,其居止出入窃拟王者”。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毕生礁,在石盘仔南13.5海里。为一长约9公里、宽约2公里的环礁。低潮时出露。中国渔民向称石盘。1935年公布名称为披尔逊岛。1947年改名毕生岛。1983年改为毕生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