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塘陂
又名吴陂堰。在今安徽潜山县西二十里。为三国魏刘馥所开。《三国志·魏书·刘馥传》:东汉末,“兴治芍陂及茄陂、七门、吴塘诸堨以溉稻田”。《方舆纪要》卷26潜山县:吴塘陂在“县西二十里,潜水所注也”。
在今安徽省潜山县西。三国魏刘馥主持修筑,溉田三百余顷。隋唐以后历代皆加以修缮。
又名吴陂堰。在今安徽潜山县西二十里。为三国魏刘馥所开。《三国志·魏书·刘馥传》:东汉末,“兴治芍陂及茄陂、七门、吴塘诸堨以溉稻田”。《方舆纪要》卷26潜山县:吴塘陂在“县西二十里,潜水所注也”。
在今安徽省潜山县西。三国魏刘馥主持修筑,溉田三百余顷。隋唐以后历代皆加以修缮。
即今广西隆安县西北三十五里雁江镇(下颜)。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隆安县图:西北有下颜塘墟。
在今广东始兴县东北。《明史·地理志》始兴县: “又东北有黄塘巡检司,本治璎珞铺,后迁黄塘江口,又迁黄田铺。”即今广东省始兴县东北黄田。明洪武时移黄塘巡检司于此。
唐渤海国置,治所在德里镇 (今黑龙江省依兰县西南马大屯)。辖境约当今黑龙江省木兰县与佳木斯市之间松花江南北地区。辽徙治今辽宁抚顺市北。金废。渤海国置,治德里镇(今黑龙江依兰县西南马大屯)。辖境约当今黑
又名流。北宋置,属乐寿县。即今河北泊头市西北流寺村。金属交河县。后废。
①西周封国。在今河南禹州市西北康城。《史记·卫康叔世家》 《索隐》 曰: “康,畿内国名。宋忠曰: ‘康叔从康徙封卫。’” 王应麟 《诗地理考》 以为康叔初封即阳翟县西北康城。②西康省简称。“康” 一
即今湖南长沙县东二十四里梨镇。 《清一统志·长沙府二》: 榔梨市 “旧有榔梨税课局,久废”。
在今山西交口县城东七十里大麦郊镇。1936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东征总指挥部在东征途中曾驻扎于此,并在此召开会议,部署兑九峪大会战。
即吴国。又作句吴、工吴。周太王子太伯、仲雍所建。初都蕃离 (一作梅里,在今江苏无锡市东南),后迁都吴 (今江苏苏州市)。公元前473年为越所灭。
即今陕西凤县北三十里唐藏镇。《资治通鉴》: 五代周显德二年 (955),王景伐蜀,蜀将李廷珪 “分兵出凤州之北唐仓镇及黄花谷,绝周粮道”。即此。古镇名。即今陕西省凤县北唐藏镇。《资治通鉴》:五代周显德
在今湖南辰溪县东三里。明《寰宇通志》卷57辰州府:时住山“蜀汉诸葛亮行师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