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呼玛尔河

呼玛尔河

即今黑龙江省北部呼玛河,为黑龙江支流。源出伊勒呼里山北侧,流经塔河县,于呼玛县南注入黑龙江。清何秋涛 《朔方备乘》 卷24:“瑚玛尔河,一作呼马拉河,一作呼麻拉河,一作呼马儿河,一作呼玛尔河。康熙中,因罗刹窃据雅克萨城,我军筑城于呼玛尔,与之相持,即此河旁地也。”


猜你喜欢

  • 山东西路

    金初改宋京东西路置,治所在东平府(今山东东平县西南州城镇)。辖境相当今山东陵县、平原二县和泰山、高唐以南,龟蒙山以西,聊城、阳谷、郓城以东,金乡以北和江苏邳县、泗阳以西, 旧黄河以北地。金末废。金改宋

  • 孝义堡

    在今山西文水县南孝义镇。《清一统志·太原府二》:孝义堡“在文水县南十三里。其南二里有孝义墩,接交城县界”。

  • 柳沟堡

    在今甘肃安西县东二百三十里。清康熙五十七年 (1718) 置柳沟所,筑堡于此。雍正五年(1727) 升卫,移治布隆吉尔。后废。

  • 安乐戍

    南朝梁改安乐县置,属江阳郡。治所即今四川合江县。北周保定四年(564)改为合江县。南朝梁改安乐县置,治今四川省合江县。属江阳郡。北周保定四年(564年)改置合江县。

  • 南明镇

    北宋置,属涪城县。在今四川三台县西北八十里永明镇。在贵州省剑河县东北部、八卦河东岸。面积211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南明,人口 3240。元、明至清康熙年间为楠木洞、赤溪湳洞长官司治所。

  • 雷公山

    ①在今广东雷州市西北。《清一统志·雷州府》: 雷公山 “在海康县西北四十五里。盘旋十余里,林木深郁。昔有雷震此地,因名”。②在今贵州雷山县东,北连雷公坪。苗岭高峰之一。海拔2179米,为清水江与都柳江

  • 碑记坎

    在今四川资中县西罗泉镇东。清光绪 《资州志》 卷2: 碑记坎 “去罗泉井三里。额设盘查之所,凡采买官盐配引若干,例给硃印签,驼运至关,缴签查验,有无夹带私盐。地最险要”。

  • 千童城

    战国齐地,秦置城。在今河北盐山县西南千童镇。《元和志》卷18盐山县:“秦千童城,始皇遣徐福将童男女千人入海求蓬莱,置此城以居之,故名。”西汉改为千童县。

  • 拖诺山

    亦作拖纳阿林。在今蒙古国东南温都尔汗西南克鲁伦河上游。《清一统志·喀尔喀》: 拖诺山“在克鲁伦河北岸。本朝康熙三十五年五月丁卯驾亲征噶尔丹,驻跸是山。御笔勒铭”。

  • 资溪

    即今四川资阳市西之九曲河。《寰宇记》 卷76资阳县: 资溪水 “在县西。从简州平泉县界流入当县,合中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