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喇乌苏
即今西藏那曲县。《清一统志·西藏》载: “卫地东北与青海诸部接界处。哈剌乌苏,设一堪布剌嘛; 木鲁乌苏设一蒙古寨桑,以供应往来使者马匹、响导及文移邮递之处。” 蒙古语 “哈喇” 意为黑,“乌苏” 意为水。藏语音译为那曲,即黑河或黑水。一名那曲卡。
即今西藏那曲县。《清一统志·西藏》载: “卫地东北与青海诸部接界处。哈剌乌苏,设一堪布剌嘛; 木鲁乌苏设一蒙古寨桑,以供应往来使者马匹、响导及文移邮递之处。” 蒙古语 “哈喇” 意为黑,“乌苏” 意为水。藏语音译为那曲,即黑河或黑水。一名那曲卡。
五代王闽时置,属龙津县。即今福建南平市南罗源。宋属剑浦县。《元丰九域志》 卷9南剑州: 剑浦县有罗源镇。明嘉靖 《延平府志》 卷4古迹: 废四镇,“延平旧有四镇,郡西门对岸谓之罗源镇,口自镇口而南十五
①隋开皇五年 (585) 改汶州置,治所在广阳县 (今四川茂县)。辖境相当今四川茂县、汶川、北川等县地。六年 (586) 改为会州。②唐垂拱二年 (686) 析益州置,治所在晋原县(今四川崇州市)。辖
即今湖南安乡县南陈家咀镇。《方舆纪要》卷77安乡县 “石龟市” 条下: “又县南三十里有顾市,元时置驿于此。今废。”
①又名小昆山。在今上海市松江县(松江镇) 西北二十三里。《舆地纪胜》 卷3嘉兴府:昆山 “在华亭县西二十三里。《吴地记》 云: 昆山,陆氏之祖葬此。因生机、云,皆负辞学,时人以玉出昆岗,因而名焉”。南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江阴军置,治所即今江苏江阴市。后降为江阴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江阴军置,治江阴县(今江苏江阴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江阴市。属江浙行省。后降为州。
即今青海乌兰县驻地。1936年都兰县曾迁治于此。1959年于此置乌兰县。“希里沟”,蒙古语意为“大草甸子”。民国汪公亮《西北地理》:都兰县垦区有希里沟。
在今广东湛江市东南乾塘镇。《清一统志·高州府》: 茂晖盐场 “在吴川县西南四十里。明洪武四年置。本朝康熙六年裁。今复”。设盐课大使于此。明洪武二年(1369年)置,在今广东省吴川市西南海滨。清设盐课司
西藏古代族部名。《唐会要·大羊同国》:“大羊同,东接吐蕃,西接小羊同,北直于阗,……至贞观末,为吐蕃所灭”;藏文史籍《敦煌吐蕃文书》载:在象雄地区,其主名叫李聂秀。并记载有李聂秀娶松赞干布之姐妹,于6
唐显庆三年 (658) 于米国置,属安西都护府。治所在钵息德城 (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东一百四十里喷赤干古城,一说在米马巴札尔)。8世纪后期废。
南朝宋元嘉十年(433)免吴营侨置,属益州。寄治成都(今四川成都市)。齐改为永宁郡。南朝宋元嘉十年(433年)侨置,寄治成都县(今四川成都市)。北周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