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隆县
唐武德元年 (618) 置,属益州。治所在今四川崇州市东南三十里江源镇。长寿二年 (693)改为武隆县。神龙元年 (705) 复为唐隆县。先天元年 (712) 改为唐安县。
古县名。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治今四川省崇州市东南江源镇。属益州。长寿二年(693年)改武隆县。神龙元年(705年)复改唐隆县。先天元年(712年)改唐安县。
唐武德元年 (618) 置,属益州。治所在今四川崇州市东南三十里江源镇。长寿二年 (693)改为武隆县。神龙元年 (705) 复为唐隆县。先天元年 (712) 改为唐安县。
古县名。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治今四川省崇州市东南江源镇。属益州。长寿二年(693年)改武隆县。神龙元年(705年)复改唐隆县。先天元年(712年)改唐安县。
春秋楚邑。在今安徽淮南市西北淮河北。《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 (前517),楚子使還射城州屈,复茄人焉”。古邑名。在今安徽省凤台县东淮河北岸。《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楚子使薳射城州屈,复
即蒲台。在今山东滨州市滨城镇东北二十里单寺乡西北。《方舆纪要》 卷31滨州: 秦台“高八丈,周二百余步。相传秦始皇东游筑此以望海。亦曰蒲台,以是时尝索蒲系马于台上也”。
即今湖北麻城市北四十六里黄土岗镇。民国 《湖北通志》 卷 73 《兵事》: 清同治二年(1863) 二月,“参将王允昌御贼阴山畈,军败,退黄土冈”。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长蛇县置,属陇州。治所即今陕西宝鸡县西北县功镇。《寰宇记》卷32吴山县:“取县西吴山以称邑。”大业初改属扶风郡,后废。义宁元年(617)复置长蛇县。唐贞观元年(627)复名吴山
又名长洮铁路。原拟从长春至洮南(今洮安),后改为从长春至洮安(今白城市)。全长332.6公里。日伪于1934—1935年修筑。1946年拆除长春至前郭旗一段长148.5公里。自吉林省长春经大安至白城。
清置,属大鹏营。即今广东深圳市东盐田。清时有把总驻防。
在今四川甘孜县东南。清雍正七年 (1729)置革赍土百户。
春秋晋平公筑。在今山西侯马市西南十里汾祁村。《左传》: 昭公八年 (前534),“晋侯方筑虒祁之宫”。《水经·浍水注》: “宫在新田绛县故城西四十里。晋平公之所构也。……其宫地背汾面浍,西则两川之交会
在今河北迁西县北五十里汉儿庄。明于此设城戍守。《方舆纪要》卷17迁安县:车前营“旧名汉儿庄。《郡志》云:辽人以南人为汉儿,置馆于此,设官司之。金人谓之孩儿庄,承安三年升为滦阳县,属惠州。寻罢。元人仍谓
在今甘肃成县西北。《三国志·蜀书·姜维传》: 延熙十八年 (255),姜维围狄道城,“魏征西将军陈泰进兵解围,维郤住钟题”。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