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善卷洞

善卷洞

又名驹石室、龙岩洞。在今江苏宜兴市西南。《寰宇记》 卷92宜兴县: 国山 “山东北有两重石洞,土人呼为石室。周幽王二十四年忽开,可容千人。又有石柱,呼为玉柱”。今洞面积五千多平方米,长八百多米,有上、中、下三层,水洞相连,颇为壮观。附近有国山碑等遗迹。


在江苏省宜兴市区西南约25千米的祝陵村螺岩山上。全洞共3层,分上中下后4部分,面积约5000平方米,游览路程长约800米。夏凉冬暖,因称暖洞。上洞宛似螺壳,气温终年保持23℃,中洞出口在山前,又称前洞。善卷之奇,主要是下洞和水洞。下洞狭长,有飞瀑流水,直泄悬崖,奔放澎湃,故名瀑布洞。与后洞相连的水洞长120米,辗转曲折,轻舟一叶,荡漾其间,别有风趣。中洞崖壁上原有唐大中四年(850年)“十仙”游洞的留题和南朝齐末梁初著名书法家陶弘景的题刻。洞内钟乳石千奇百怪,最大的高达7米,甚为壮观。此洞与张公洞、灵谷洞称作“宜兴三奇”。从后洞登岸,过白罗天女塔,有“碧鲜庵”碑刻,据《宜兴县志》记载,此庵为晋祝英台读书处,现已不存。


猜你喜欢

  • 苾里海水

    即今辽宁盖州市东南碧流河。《金史·合住传》: “合住,曷速馆苾里海水人也……子余里也与胡十门同时归朝……授苾里海水世袭猛安。”

  • 西塘

    又名西官塘。即今安徽庐江县西北三十五里官塘。《方舆纪要》卷26庐江县:“西塘在县西三十五里,亦曰西官塘,溉田百余顷。”

  • 大冶铁路

    清光绪十九年(1893)动工修建,次年竣工。从湖北大冶西北的铁山铺,东至长江南岸的石灰窑港。全长27公里。为大冶铁矿专用。今为武汉至大冶铁路的一段。

  • 黄陵寨

    在今湖北广水市东二十五里。《方舆纪要》卷77应山县: 黄陵寨在 “县东二十五里。其相近者曰平康寨”。

  • 都乐墟

    在今广西阳朔县南。明置巡司于此。

  • 普洱县

    1913年废普洱府,改附郭宁洱县置,以府名为县名,属云南普洱道。治所即今云南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917年改宁洱县。1951年复名普洱县。治所在今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东北三十二里磨黑。1955年迁今

  • 建城县

    ①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河南永城县东南。西汉改为侯国。②东汉改建成县置,属豫章郡。治所即今江西高安县。《寰宇记》 卷106筠州高安县: “雷次宗 《豫章记》 云,汉高帝六年置,隶豫章,以其创建城邑,故

  • 玉龙山

    在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北。明代以来称玉龙山,又称雪山、耸雪山、雪岭。《明史·地理志》通安州:“西北有玉龙山,一名雪岭。”《方舆纪要》卷113:“玉龙山在丽江军民府西北二十里,一名耸雪山,亦曰雪山。

  • 三州山

    即三山。在今辽宁绥中县西。《辽史·地理志》来州:“有三州山。”《方舆纪要》卷37广宁前屯卫:三山,“《辽志》谓之三州山”。

  • 城关镇

    在今湖北竹溪县东南。《清一统志 ·郧阳府》: 城关镇 “在竹溪县东七十里”。